杨妃山茶


   即杨妃茶。 清 曹寅 《竹村大理寄洋茶滇茶二本置西轩中花开索诗漫题》之一“瑶岛春寒碧纈衣, 马嵬 尘土践 杨妃 ”自注:“本地单瓣者呼为 杨妃山 山茶,开易谢。”参见“ 杨妃茶 ”。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áng fēi shān chá
成语简拼 yfsc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即杨妃茶。 清 曹寅 《竹村大理寄洋茶滇茶二本置西轩中花开索诗漫题》之一“瑶岛春寒碧纈衣, 马嵬 尘土践 杨妃 ”自注:“本地单瓣者呼为 杨妃山 山茶,开易谢。”参见“ 杨妃茶 ”。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柔荑花序,种类很多,有白杨,大叶杨,小叶杨等多种,木材可做器物:~柳。 姓。

帝王的妾,位次于皇后;亦指太子、王、侯的妻:~子。~嫔。 对神女的尊称:天~。宓~。 同“绯”,粉红色。

同“配”,婚配。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 姓。

常绿灌木,叶长椭圆形,有锯齿,经加工制为饮料,就是茶叶;秋末开花,白色;种子可榨油;木质致密,供雕刻用:~树。~农。 特指“茶叶”:绿~。红~。花~。沱~。龙井~。乌龙~。 用茶叶沏成的饮料:~水。~饭。~点(茶水、点心)。~话会。~博士(善于烹茶的人,亦指卖茶的人或茶馆侍者)。~余饭后。 泛指某些饮料:~汤。面~。果~。 特指“茶点”:早~。晚~。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妃』

《廣韻》芳非切《集韻》《韻會》《正韻》芳微切,𠀤音霏。 《說文》匹也。 《總要》女與已身儔也。古𡣕御之貴,次于后者曰妃。 《禮·檀弓》舜葬於蒼梧之野,蓋三妃未之從也。  又太子之嫡室亦曰妃。  又天妃,水神。 《司馬光曰》水隂類,其神當爲女子。  又湘妃,竹名。其斑如淚痕,出古辢者佳,出陶虛山中次之。見《竹譜》。  又《集韻》盈之切,音怡。與姬同。衆妾總稱。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滂佩切,音配。 《禮·曲禮》天子之妃曰后。 《註》妃,配也。 《衛風·氓詩序》喪其妃耦。 《前漢·呂后紀》高祖微時妃。𠀤與配同。 或作𡝞。別作婜。  又與婓通。詳婓字註。

『山』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𠀤與刪音同。 《說文》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有石而高也。 《徐曰》象山峰𠀤起之形。 《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 《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 《書·禹貢》奠高山大川。 《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 《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又《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又連山,古易名。 《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 《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又姓。古烈山氏之後。  又公山,複姓。  又《集韻》《韻會》𠀤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又《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又叶疏臻切,音甡。 《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 《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𠀤互見。

『茶』

《集韻》直加切《正韻》鋤加切,𠀤垞平聲。 《廣韻》俗𣗪字。春藏葉,可以爲飮。 《韻會》茗也。本作荼,或作𣗪,今作茶。 《陸羽·茶經》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博物志》飮眞茶令人少眠。  又《本草》山茶。 《註》其葉類茗,故得茶名。  又茶陵,地名。 《前漢·地理志》長沙國茶陵。 《正字通》引《魏了翁集》曰:茶之始,其字爲荼,如《春秋》齊荼、《漢志》荼陵之類。陸、顏諸人,雖已轉入茶音,未嘗輒攺字文。惟陸羽、盧仝以後,則遂易荼爲茶。其字从艸从人从木。○按《漢書·年表》荼陵。師古註:荼音塗。《地理志》茶陵从人从木。師古註:弋奢反,又音丈加反。則漢時已有荼、茶兩字,非至陸羽後始易荼爲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