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渚隋堤


   指 板渚 津和 隋堤 柳,谓古渡岸柳的宜人景色。 清 王士禛 《秋柳》诗之二:“空怜 板渚 隋堤 水,不见 瑯琊 大道王。” 惠栋 注:“《隋书》: 煬帝 自 板渚 引 河 达於 淮 海,谓之御河,河畔植柳树名曰 隋堤 。” 郁达夫 《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bǎn zhǔ suí dī
成语简拼 bzsd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 板渚 津和 隋堤 柳,谓古渡岸柳的宜人景色。 清 王士禛 《秋柳》诗之二:“空怜 板渚 隋堤 水,不见 瑯琊 大道王。” 惠栋 注:“《隋书》: 煬帝 自 板渚 引 河 达於 淮 海,谓之御河,河畔植柳树名曰 隋堤 。” 郁达夫 《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子。木~。~上钉钉。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鼓~。一字一~。荒腔走~。 不灵活,少变化:死~。呆~。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着脸。 见“老”字“老板”。

水中小块陆地:洲~。~田。鼋头~(中国江苏省无锡市太湖边的一处著名风景区)。

中国朝代名:~代。 姓。

古代祭祀用的残肉和残食:“既祭,则藏其~”。 同“堕”,垂落。

用土石等材料修筑的挡水的高岸:河~。海~。~岸。~坝。~防。~堰。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板』

《唐韻》布綰切《集韻》《韻會》補綰切,𠀤同版。 《說文》判也。  又籍也。 《莊子·徐無鬼篇》金板六弢。或作鈑。  又《玉篇》片木也。 《急就篇》木瓦也。 《詩·秦風》在其板屋。 《正義》西戎之俗,民以板爲屋。  又詔板。 《後漢·竇武傳》曹節召尚書官屬,使作詔板。  又《松窗小牘》鐵券謂之金板。  又板官、假板,官品之𤰞者。 《隋書·官志》有板咨議叅軍,板長史等名。 《宋書·百官志》除拜,則爲叅軍事。府板,則爲行叅軍。  又手板,笏也。 《文獻通考》晉宋以來,謂之手板。  又《宋國史補》爲尹者,例置板記事。  又《詩·小雅·鴻雁篇》毛傳:一丈爲板,五板爲堵。  又箕屬也。 《管子·弟子職》坐板排之,以葉適巳。  又板板,反側也。 《詩·大雅》上帝板板。  又負板,悲哀貌。 《儀禮·喪服·鄭註》孝子前有衰,後負板。 《疏》謂負其悲哀於背也。  又《集韻》蒲限切,音阪。籍也。  又叶𤰞免切,音匾。 《韓愈·祭張徹文》乃遷殿中,朱衣象板。惟義之趨,豈利之踐。 《自註》踐,上聲讀。 《玉篇》《五音集韻》𠀤匹限切,音盻。門中視也。

『渚』

《唐韻》章與切《玉篇》之與切,𠀤音煮。水名。 《說文》水出常山中丘逢山,東入湡。  又《爾雅·釋水》小洲曰渚。 《釋名》渚,遮也。能遮水使旁迴也。 《詩·召南》江有渚。 《傳》水岐成渚。 《釋文》引韓詩:一溢一否曰渚。

『隋』

《唐韻》徒果切《集韻》杜果切,𠀤音惰。 《說文》裂肉也。从肉从隓省。  又《玉篇》落也。 《詩·衞風·其黃而隕傳》隕,隋也。 《釋文》隋,又作墮,唐果反。  又《玉篇》懈也。  又《廣韻》他果切《集韻》《韻會》《正韻》吐火切,𠀤音妥。 《廣韻》裂肉也。 《集韻》埋祭餘也。  又《正韻》圜而長。 《詩·豳風·破斧傳》隋銎曰斧。 《釋文》徒禾反,又湯果反。形狹而長也。 《禮·月令·穿竇窖註》隋曰竇,方曰窖。 《疏》隋者,似方非方,似圓非圓。 《禮·器大夫士𢮁禁註》如今方案隋長局。  又《史記·天官書》廷藩西有隋星五。 《註》南北爲隋。隋,垂下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旬爲切,音隨。 《廣韻》國名。本作隨。 《左傳·桓六年》漢東之國,隨爲大,漢初爲縣,後魏爲郡,又攺爲州。 《戰國策》寶珍隋珠。  又國號。楊堅受封於隨,及有天下,以隨从辵,周齊奔走不寧,故去辵作隋。 《轉注古音》隋,古音妥。楊堅攺隨爲隋,後人遂以隋爲隨。  又姓。 《正字通》漢五原太守隋昱明。  又《集韻》順裂肉也。  又《集韻》宣隹切,音綏。祭食也。或作挼。  又《集韻》《韻會》𠀤翾規切,音隓。義同。或作綏挼。  又一曰釁荐血。 《周禮·春官·大祝》隋釁。 《註》謂荐血也。  又《小祝》贊隋。 《註》尸之祭也。 《釋文》隋,許規反,又惠恚反。  又《晉語》隋其前言。 《註》隋,許規反。  又《集韻》土禾切,音詑。中高四下也。  又《集韻》呼恚切,音孈。 《周禮·春官·守祧》旣祭,則藏其隋與其服。 《註》隋,謂神前所沃灌器名。康成曰:謂尸所祭肺脊黍稷之屬,藏之以依神。 《釋文》隋,許恚反,又相恚反。 《集韻》或作墮綏挼。  又《集韻》思累切,音髓。義同。

『堤』

《廣韻》是支切《集韻》常支切,𠀤音匙。堤封頃畝。 《漢書》作提。 《顏師古曰》提封者,大舉其封疆也。  又《廣韻》都奚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𠀤音氐。防也。  又物之下安者曰堤。 《淮南子·銓言訓》瓶甌有堤。  又《集韻》勻規切,音畦。沐堤,郡名。  又地名。鯀堤,在直隸淸河縣西,相傳鯀治水所築,側有廉頗墓。  又大堤,在襄陽,宋隋王誕爲襄陽郡,聞諸女歌,因作大堤詞。 《韓愈·送李遜赴襄陽詩》風流峴首客,花豔大堤倡。  又《廣韻》都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典禮切,𠀤音底。滯也。築土遏水曰堤。亦作底,劉兆曰:緣邊也。𠀤與隄通。 《正韻》堤本上聲,無平聲。後人相沿作平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