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怨连兵


   构:结成;连兵:交战。指因结怨导致战争。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òu yuàn lián bīng
成语注音 ㄍㄡˋ ㄩㄢˋ ㄌ一ㄢˊ ㄅ一ㄥ
成语简拼 gylb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構怨連兵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构:结成;连兵:交战。指因结怨导致战争。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周书·杜杲传》:“比为疆场之事,遂为仇敌,构怨连兵,略无宁岁。”


成语典故

构怨:结怨。连兵:交战。指因结怨而发生战争。《周书.杜杲传》:“本朝与陈,日敦邻睦,轩往返,积有岁年。比为疆埸之事,遂为仇敌,构怨连兵,略无宁岁,鹬蚌狗兔,势不俱全。” 连动 构怨,结怨。连兵,交战。因结怨而发生战争。《周书·杜杲传》:“本朝与陈,日敦邻睦,輶轩往返,积有岁年。比为疆场之事,遂为仇敌,~,略无宁岁,鹬蚌狗兔,势不俱全。”△用于描写为恩怨而战。→构怨连祸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结成,组合,造:~造。~思。~图。虚~。~筑。~想。 作品:佳~。 落叶乔木,叶卵形,花淡绿色。木材可制器具,皮为造纸原料。

仇恨:~恨。恩~。宿~。~仇。~敌。~府(大家怨恨的对象)。~声载道。 不满意,责备:埋(mán )~。抱~。~言。任劳任~。

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构』

《篇海》同構。楮木也。詳楮字註。  又曲也。 《荀子·性惡篇》櫽栝之生爲构木也。 《唐韻》古𠋫切《集韻》《韻會》《正韻》居𠋫切,𠀤音遘。 《說文》蓋也。杜林以爲榱桷字。 《玉篇》架屋也。 《書·大誥》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  又《廣雅》合也。 《易·繫辭》男女構精,萬物化生。 《詩·小雅》我日構禍。  又成也。 《前漢·黥布傳》事已構矣。 《唐書·楊師道傳》賦詩如宿構。  又附會以成之亦曰構。 《左傳·桓十六年》宣姜與公子朔構急子。  又結起也。 《前漢·陳勝傳》夜構火。  又閒𨻶也。 《後漢·隗囂傳》勿用傍人解構之言。  又楮木別名。 《物類相感志》構膠可以塗丹砂。  又《唐韻》古慕切,音故。 《荀子·勸學篇》彊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束音絮。  又《集韻》同桷。

『怨』

《唐韻》於願切《集韻》《韻會》紆願切,𠀤音苑。 《說文》恚也。 《廣韻》恨也。 《增韻》仇也,讎也。  又《集韻》於袁切,音鴛。讎也,恚也。 《禮·儒行》外舉不避怨。 《前漢·黥布傳》恐仇怨妄誣之。 《史記·始皇紀》母家有仇怨,竝阬之。皆平聲讀。或作惌。  又《字彙補》委隕切,音惲。與薀同。 《荀子·哀公篇》富有天下而無怨財,布施天下而不病貧。 《註》怨讀爲蕰言無畜私財。  又叶烏員切,音淵。 《後漢·班彪北征賦》越安定以容與兮,遵長城之縵縵。劇蒙公之疲民兮,爲彊秦乎築怨。 《註》縵音眠。  又叶烏云切,音熅。 《𨻰琳·悼龜賦》參千鎰而不賈兮,豈十朋之所云。通生死以爲量兮,夫何人之足怨。  又叶烏貫切,音腕。 《前漢·敘傳述高祖紀》項羽畔換,黜我巴漢。西土宅心,戰士憤怨。 《精蕰》从命。 《轉注》从心。

『兵』

《唐韻》甫明切《集韻》《韻會》晡明切《正韻》補明切,𠀤丙平聲。 《說文》械也。 《增韻》戎器也。 《世本》蚩尤以金作兵。兵有五,一弓,二殳,三矛,四戈,五戟。  又執兵器從戎者曰兵。 《禮·月令》命將帥選士厲兵。 《周禮·夏官》中秋敎治兵。 《廣韻》戎也。  又擊敵曰兵之。 《左傳·定十年》公會齊景公于夾谷,齊犁彌使萊人以兵劫公。孔子以公退,曰:士兵之。 《註》命士官擊萊人也。  又《禮·曲禮》死𡨥曰兵。 《註》言能捍國難爲𡨥所殺者,謂爲兵也。  又必良切,音浜。 《詩·衞風》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史記·天官書》五星同色,天下偃兵,百姓寧昌。 《白虎通》武王望羊,是謂攝揚。盱目𨻰兵,天下富昌。◎按兵古音必良切,自《魏·王粲·刀銘》相時隂陽,制兹利兵。始與淸、呈、形、靈爲韻。《𨻰思王·孟冬篇》武官誡田,講旅統兵。與淸、停爲韻。《贈丁儀王粲》詩:皇佐揚天惠,四海無交兵。與淸、城、名、聲爲韻。《明帝·苦寒行》雖有吳蜀𡨥,春秋足耀兵。與齡、纓爲韻。  又《韻補》叶犇謨切,音逋。 《道藏歌》解帶天皇寢,停駕高上兵。玉眞啓角節,翊衞自相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