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果真,诚然。指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判断准确,果真和预料一致。
某些植物花落后含有种子的部分:~实。~品。~木。结~(a.结出果实;b.事情的结局或成效)。 结局,与“因”相对:因~。成~。 坚决:~决。~断。 确实,真的:~真。如~。 充实,饱足:~腹。 姓。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 离开:~发。~轨。~嫁。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 发生:~事。 显露:~现。~名。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来到:~席。~勤。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 显得量多:这米~饭。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处,地方:住~。哨~。场~。处~。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派出~。 量词,指房屋:一~四合院。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部(所率领的部队)。~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有。各尽~能。~向无敌。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敬。 姓。
估计,猜想:~想。预~。 可供制造其他东西的物质:材~。~子。备~。 喂牲口用的谷物:草~。 一种熔点较低的玻璃,用来制造器皿或工艺品:~器。 烹调时的调味品:调~。 整理,处理:~理。 量词,用于中药配制丸药,处方剂量的全份:配一~药。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火切,音裹。 《說文》木實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 《易·說卦》乾爲天,爲木果。 《註》果實著木,有似星之著天也。 《周禮·地官》甸師共野果蓏之屬。 《應劭曰》木曰果,草曰蓏。 《張晏曰》有核曰果,無核曰蓏。 又勝也,尅也。 《左傳·宣二年》殺敵爲果,致果爲毅。 又決也。 《禮·內則》將爲善思,貽父母令名必果。 又驗也。 《宋書·后妃傳》今果然矣。 又釋氏因果。 《隋書·經籍志》釋迦敎化弟子多有正果者。 又果然,獸名。 《宋國史補》揚州取一果然,數十果然可得。 又《爾雅·釋蟲》果蠃,蒲盧。 《疏》細腰蠭也。 又與惈通。 《左思·吳都賦》風俗以韰果爲嫿。 《方言》惈,勇也,古字通。 又《集韻》《韻會》𠀤苦果切。音顆。果然。飽貌。 《莊子·逍遙遊》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同婐。女侍也。 《孟子》二女果。 又通裸。 《廣韻》赤體也。 又《集韻》《韻會》𠀤與祼通。 《周禮·春官·大宗伯》大賔客則攝而載果。 《小宗伯》辨六彝之名物,以待果將。 又魯火切,音臝。 《周禮·春官·宗伯》龜人掌六龜之屬,東龜曰果屬。字从田从木,今趨便作果,俗作菓,非。
『出』《唐韻》赤律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律切,𠀤春入聲。 《說文》進也。 《廣韻》見也,遠也。 《增韻》出入也,吐也,寫也。 又生也。 《爾雅·釋訓》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 《左傳·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 《註》秦康公,晉之甥也。 又《周禮·秋官·大司𡨥》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 《註》出謂越獄逃亡也。 又《增韻》斥也。 《正韻》亦作黜絀。 又《唐韻》《集韻》《韻會》尺類切《正韻》蚩瑞切,𠀤推去聲。自中而外也。 又《正韻》凡物自出,則入聲。非自出而出之,則去聲。然亦有互用者。 又叶尺僞切,吹去聲。 《詩·小雅》匪舌是出,維躬是瘁。 又叶敕律切,音黜。 《馬融·圍棋賦》熒惑窘乏兮無令詐出,深念遠慮兮勝乃可必。 又《韻補》叶側劣切,音茁。 《曹植·卞后誄》詳惟聖善,岐嶷秀出。德配姜嫄,不忝先哲。 又叶赤知切,音侈。 《穆天子傳·西王母謠》白雲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閒之。 又叶赤至切,音熾。 《楚辭·九章》竊快在其中心兮,揚厥憑而不竢。芳與澤其雜糅兮,羌芳華自中出。 《靈樞經》男內女外,堅拒勿出。謹守勿內,是謂得氣。 《字彙補》傳奇中一迴爲一齣,俗讀作尺。或云本是齝字,譌作齣也,蓋齝,乃食之已久,復出嚼之。今傳奇進而復出,故有取于齝云。
『所』《唐韻》疏舉切《集韻》《韻會》爽阻切,𠀤數上聲。 《說文》伐木聲也。从斤,戶聲。 又處所。 《詩·鄭風》獻于公所。 又《商頌》及爾斯所。 又《漢制》車駕所在曰行在所。 《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故所在曰行在所。 又《關西方言》致力于一事爲所。所謂絕利一源也。 《書·無逸》君子所其無逸。 又《召誥》王敬作所。 又語辭。 《論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 又誓辭。 《論語》予所否者。 《左傳·僖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 又指物之辭。 《禮·檀弓》其高可隱也。 《註》謂高四尺所。 《前漢·疏廣傳》問金餘尙有幾所。 《註》幾所,猶幾許也。 《張良傳》父去里所復還。 《註》里所,猶里許也。 又姓。漢武帝時諫議大夫所忠。 又叶襄里切,音徙。 《班固·西都賦》繚以宮牆,四百餘里。離宮別館,三十六所。
『料』《廣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𠀤音聊。 《說文》量也。 《史記·孔子世家》嘗爲季氏吏,料量平。 又《廣韻》度也。 《玉篇》數也,理也。 《增韻》計也。 《周語》料民于太原。 《史記·李斯傳》君侯自料能孰與蒙恬。 《晉書·王𡽪之傳》當相料理。 《左思·蜀都賦》盧跗是料。 又《莊子·盜跖篇》料虎頭,編虎須。 《註》料,捋也。 又《爾雅·釋樂》大鼗謂之麻,小者謂之料。 《註》料者,聲淸而不亂。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力弔切,音嫽。義同。 又人物材質也。 《杜甫詩》山色供詩料。 又牛馬所食芻豆。 《唐書·李林甫傳》立仗馬食三品料,一鳴輒斥去。 又《增韻》祿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