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粗劣;耘:除草;岁:收成。粗糙不细致的耕耘会伤害庄稼,减少收成。
枯:粗劣;耘:除草;岁:收成。粗糙不细致的耕耘会伤害庄稼,减少收成。
《荀子?天论》:“人袄则可畏也,楛耕伤稼,楛耘失岁。”
《荀子?天论》:“人袄则可畏也,楛耕伤稼,楛耘失岁。”
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干~。~萎。~槁。~荣。~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 没趣味,无生趣:~燥。~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
用犁把土翻松:~种(zhòng )。~作。~耘(耕地和除草,亦泛指劳动,如“着意~~,自有收获”)。笔~(喻写文章)。舌~(喻教书)。
受损坏的地方:工~。~痕。 损害:~了筋骨。~脑筋。~神。劳民~财。 因某种致病因素而得病:~风。~寒。 因过度而感到厌烦:~食。 妨碍:无~大体。 悲哀:悲~。哀~。神~。感~。~悼。~逝(悲伤地怀念去世的人)。 得罪:~众。开口~人。
种植谷物,亦泛指农业劳动:~穑。耕~。 谷物:庄~。
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干~。~萎。~槁。~荣。~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 没趣味,无生趣:~燥。~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
除草:~田。~锄(除草和松土用的锄头)。耕~。春耕夏~。
受损坏的地方:工~。~痕。 损害:~了筋骨。~脑筋。~神。劳民~财。 因某种致病因素而得病:~风。~寒。 因过度而感到厌烦:~食。 妨碍:无~大体。 悲哀:悲~。哀~。神~。感~。~悼。~逝(悲伤地怀念去世的人)。 得罪:~众。开口~人。
《唐韻》苦胡切《集韻》《韻會》《正韻》空胡切,𠀤音刳。 《說文》槀木也。 《史記·諸侯表》摧枯朽者易爲力。 又《周禮·天官·鄭註》童枯不稅。 《疏》山林不茂爲童,山澤無水爲枯。 又《集韻》後五切,音戸。竹名。通作楛。詳楛字註。 又叶苦禾切,音科。 《黃庭經》金鈴朱帶坐婆娑,調血理命身不枯。
『耕』《唐韻》古莖切《韻會》古庚切《正韻》古衡切,𠀤音更。 《說文》犂也。古者井田,故从井。 《易·无妄》六二不耕穫,不葘畬,則利有攸往。 《禮·王制》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 《山海經》稷之孫曰叔均,是始作牛耕。 又《正字通》凡致力不怠,謂之耕。 又假它事代食,若力田然,亦曰耕。 《揚子·法言》耕道得道,獵德得德,是獲饗也。吾不睹參辰之相比也。 《拾遺記》賈逵門徒來學,不遠千里,獻粟盈倉。或云:逵非力耕,所謂舌耕也。 《任彥昇·薦士表》旣筆耕爲養。 《唐書·王勃傳》心織而衣,筆耕而食。 《宋史·王韶傳》家酷貧,執卷不輟。家人誚其不耕。韶曰:我嘗目耕。 又人名。 《史記·仲尼弟子傳》司馬耕,字子牛。 又鬼名。 《山海經》東南三百里曰豐山,神耕父處之。 《張衡·東京賦》囚耕父於淸冷。 《註》耕父,旱鬼。 又鳥名。 《山海經》西北一百里,曰堇里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鵲,靑身白喙,白目白尾,名曰靑耕,可以禦疫。 又琴曲名。 《張衡·思𤣥賦》嘉曾氏之歸耕兮。 《註》琴操曰:歸耕者,曾子之所作也。
『稼』《唐韻》古訝切《集韻》《韻會》居訝切《正韻》居亞切,𠀤音駕。種之曰稼,斂之曰穡。 《書·洪範》土爰稼穡。 《疏》種穀曰稼,若嫁女之有所生然。 《說文》禾之秀實爲稼,莖節爲禾。 《詩·豳風》十月納禾稼。 又《說文》一曰在野曰稼。 又《說文》一曰稼,家事也。 又叶古五切,音鼓。 《韓愈·送李愿序》盤之中,維子之宮。盤之土,維子之稼。 又叶居賀切,音箇。 《陸雲詩》有奄萋萋,甘雨未播。黍稷方華,中田多稼。庭槐振藻,園桃阿那。 《集韻》稼,或省作家。
『枯』《唐韻》苦胡切《集韻》《韻會》《正韻》空胡切,𠀤音刳。 《說文》槀木也。 《史記·諸侯表》摧枯朽者易爲力。 又《周禮·天官·鄭註》童枯不稅。 《疏》山林不茂爲童,山澤無水爲枯。 又《集韻》後五切,音戸。竹名。通作楛。詳楛字註。 又叶苦禾切,音科。 《黃庭經》金鈴朱帶坐婆娑,調血理命身不枯。
『耘』《廣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𠀤音雲。 《說文》除田閒穢也。本作𦔐。今文作耘。 《博雅》除也。 《詩·小雅》今適南畝,或耘或耔。 《傳》耘,除草也。 又《集韻》或作𦓷。通作芸。 《孟子》不芸苗者也。 又《集韻》王問切,音運。義同。 又《史記·東越傳》不戰而耘。 《註》徐廣曰:耘,義取耘除。或言耘音于粉反,此楚人聲重耳。耘隕當同音,字有假借,聲有輕重耳。 又《韻補》叶曜先切,音延。 《韓愈·贈謝自然詩》奈何不自信,反欲從物遷。寒衣及飢食,在蠶績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