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鱼涸辙


   枯鱼:干鱼;涸辙:干的车辙沟。比喻陷入困境。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kū yú hé zhé
成语注音 ㄎㄨ ㄩˊ ㄏㄜˊ ㄓㄜˊ
成语简拼 kyhz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枯魚涸轍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枯鱼:干鱼;涸辙:干的车辙沟。比喻陷入困境。


近义词



成语示例


枯鱼涸辙暂潜踪,大鹏何日天风送。(明 汪廷讷《种玉记 奇术》)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庄子 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成语典故

源见“涸辙之鲋”。喻指急待救助的人陷于绝境。明 汪廷讷《种玉记.奇术》:“枯鱼涸辙暂潜踪,大鹏何日天风送?” 见“枯鱼之肆”。明·汪廷讷《种玉记·奇木》:“~暂潜踪,大鹏何日天风送。”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干~。~萎。~槁。~荣。~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 没趣味,无生趣:~燥。~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

水干:干~。~泽。~竭。~辙之鲋(喻处境十分危难、急待救助的人)。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枯』

《唐韻》苦胡切《集韻》《韻會》《正韻》空胡切,𠀤音刳。 《說文》槀木也。 《史記·諸侯表》摧枯朽者易爲力。  又《周禮·天官·鄭註》童枯不稅。 《疏》山林不茂爲童,山澤無水爲枯。  又《集韻》後五切,音戸。竹名。通作楛。詳楛字註。  又叶苦禾切,音科。 《黃庭經》金鈴朱帶坐婆娑,調血理命身不枯。

『涸』

《唐韻》下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曷各切,𠀤音鶴。 《爾雅·釋詁》竭也。 《禮·月令》仲秋之月水始涸。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故切,音護。義同。 《說文》亦作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