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指甲草


   凤仙花的别名。因其花和叶可染红指甲,故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凤仙》﹝释名﹞:“急性子、旱珍珠……染指甲草。”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染指甲》:“凤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开之候,闺阁儿女取而擣之,以染指甲,鲜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rǎn zhǐ jiá cǎo
成语简拼 rzjc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凤仙花的别名。因其花和叶可染红指甲,故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凤仙》﹝释名﹞:“急性子、旱珍珠……染指甲草。”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染指甲》:“凤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开之候,闺阁儿女取而擣之,以染指甲,鲜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把东西放在颜料里使着色:~料。~色。~坊。~缸。印~。 感受疾病或沾上坏习惯或接触到什么:~病。感~。传~。沾~。一尘不~。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手~。巨~(大拇指)。~甲。~纹。~印。屈~可数。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下了三~雨。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着。~画。~南针。~手画脚。 点明,告知:~导。~引。~正。~责。~控(指名控告)。~摘。~挥。~日可待。 直立,竖起:令人发(fà)~(形容极为愤怒)。 意向针对:~标。~定。 古同“旨”,意义,目的。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子。花~(六十岁的人)。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等。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名为“进士及第”);二~(名为“进士出身”);三~(名为“同进士出身”)。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盔~。~兵。~士。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板。装~车。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保~。~长。 植物果实的外壳:~坼(外表裂开)。 古同“胛”,肩胛。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染』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而琰切,音冉。 《說文》以繒彩爲色。从水杂聲。徐鍇引裴光遠云:从水,水者所以染。从木,木者桅茜之屬。从九,九者染之數也。 《周禮·天官》染人掌染帛。 《爾雅·釋器》一染謂之縓,再染謂之赬,三染謂之纁。  又柔貌。 《詩·小雅》荏染柔木。  又《博雅》染耦,和諧也。  又姓。 《姓譜》晉染閔,五代染于。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而豔切,冉去聲。汚也,漬也。 《書·胤征》舊染汚俗,咸與維新。 《韻會》《周禮》染人有上、去二音。 从九會意。俗从丸,非。○按《說文》收水部,今誤入。

『指』

《唐韻》職雉切《集韻》《韻會》軫視切,𠀤音旨。 《說文》手指也。 《易·說卦》艮爲指。 《疏》取其執止物也。 《左傳·宣四年》子公之食指動。 《疏》一巨指,二食指,三將指,四無名指,五小指。  又《定十四年》以戈擊闔廬傷將指。 《註》足,大指也。言其將領諸指。足之用力,大指居多。手之取物,中指爲長。故足以大指爲將,手以中指爲將。  又《廣韻》斥也。 《易·繫辭》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疏》各斥其爻卦之所適也。  又示也。 《禮·玉藻》凡有指畫於君前用笏。 《前漢·蕭何傳》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 《註》指示者,以手指示之。  又《增韻》指麾也。 《禮·曲禮》六十曰耆指使。 《註》指事使人也。 《前漢·賈誼傳》頤指如意。 《註》但動頤指麾,則所欲皆如意。  又直指,官名。 《前漢·武帝紀》遣直指使者暴勝之等,衣繡衣,杖斧,分部,逐捕羣盜。  又與旨恉通。意向也。 《書·盤庚》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 《前漢·孔光傳》不希指苟合。 《註》希望天子之旨意也。  又歸趣也。 《孟子》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 《前漢·河閒獻王傳》文約指明。 《註》指,謂義之所趨,若人以手指物也。  又美也。 《荀子·大略篇》不時宜,不敬交,不驩欣,雖指非禮也。 《集韻》或从月作脂。

『甲』

《唐韻》《集韻》《韻會》古狎切《正韻》古洽切,𠀤音夾。草木初生之莩子也。 《易·解卦》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疏》百果草木皆莩甲開坼,莫不解散也。 《後漢·章帝紀》方春生養,萬物孚甲。 《註》葉裏白皮也。  又十干之首。 《爾雅·釋天》歲在甲曰閼逢,月在甲曰畢。 《易·蠱卦》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疏》甲者,造作新令之日。 《書·益稷》娶于塗山,辛壬癸甲。 《禮·郊特牲》社日用甲,用日之始也。  又凡物首出羣類曰甲。 《戰國策》臣萬乗之魏,而甲秦楚。 《釋文》甲,一作申,言居二國之上也。 《張衡·西京賦》北闕甲第。 《註》第,館也。甲,言第一也。 《蘇軾·表忠觀𥓓》吳越地方千里,象犀珠玉之富甲於天下。  又始也。 《書·多方》因甲于內亂。 《註》甲,始也。  又科甲。 《正字通》漢有甲乙丙科,平帝時歲課甲科四十人爲郞,乙科二十人爲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補文學掌故。順帝陽嘉元年,增甲乙科員。  又《爾雅·釋言》甲,狎也。 《註》謂習狎。 《詩·衞風》雖則佩韘,能不我甲。 《毛傳》甲,狎也。 《朱註》甲,長也。言才能不足以長於我也。  又兵甲。 《易·說卦》離爲甲冑。 《疏》爲甲冑,取其剛在外也。 《左傳·襄三年》組甲三百。 《註》組甲,漆甲成組文。 《禮·王制》命大司徒敎士以車甲。 《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爲甲,犀甲七屬,兕甲六屬,合甲五屬。  又《揚子·方言》汗襦,自關而東謂之甲𥜗。 《正字通》衣亦曰甲,元世祖制一衣,前有裳無衽,後長倍於前,亦無領袖,綴以雨襻,名比甲,以便弓馬。  又爪甲。 《管子·四時篇》隂生金與甲。 《註》隂氣凝結堅實,故生金爲爪甲也。  又甲帳,殿也。  又甲庫。 《正字通》唐制,甲庫,藏奏鈔之地也。程大昌曰:唐中書門下吏部,各有甲曆,凡三庫以若干人爲一甲,在選部則名團甲。貞元四年,吏部奏三庫敕甲,又經失墜,乃至制敕旨甲皆被攺毀。據此則甲非甲乙之甲。龎元英文昌雜錄謂甲庫如令甲令丙,誤也。宋時有敕甲旨甲之稱,猶今言底言案也。遼史有架閣庫管句,元有左右部架閣庫,卽唐之甲庫也。  又《淮南子·覽冥訓》質壯輕足者爲甲卒。 《註》甲鋩也。  又令甲,法令首章也。亦曰甲令。 《戰國策》臣敬循衣服以待令甲。 《史記·惠景閒侯年表》長沙王者至令甲,稱其忠焉。 《註》瓚曰:漢以芮忠故特王之。以非制,故特著令。漢時決事,集爲令甲三百餘篇。如淳曰:令有先後,故有令甲,令乙,令丙。師古曰:若今第一,第二篇。 《後漢·皇后紀》向使因設外戚之禁,編著甲令。  又官名。 《周禮·夏官》司甲。 《疏》司甲,兵戈盾官之長者。  又保甲。 《正字通》編籍民戸,彼此詰察,防容隱姦宄也。  又宋元豐,以諸路義勇攺爲保甲。紹興閒詔淮漢閒,取主戸之雙丁,十戸爲甲,五甲爲團,團有長。乾道閒,漕臣馮忠嘉言敎閱保甲,皆義勇民兵也。  又國名。 《春秋·宣十六年》晉人滅赤狄甲氏及留吁。 《註》甲氏留吁,赤狄別種。 《傳·昭十六年》徐子及郯人莒人會齊侯盟于蒲隧,賂以甲父之鼎。 《註》甲父,古國名。高平昌邑縣東南有甲父亭。  又姓。 《莊子·庚桑楚》昭景也,甲氏也。 《釋文》一說昭景甲三者,皆楚同宗也。昭景甲,三姓雖異,論本則同也。  又赤甲,山名。 《杜甫詩》卜居赤甲遷居新。 《註》白鹽,赤甲,皆峽口大山。赤甲山高,不生草木,上皆赤色,望之如人袒胛,在夔州。  又蟲介曰甲。  又鳥名。 《博雅》定甲鴠也。  又《韻補》叶訖立切,音急。 《揚雄·長楊賦》今樂遠出以露威靈,數動搖以疲車甲。叶上德。  又叶吉協切,音頰。 《楚辭·九歌》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草』

《唐韻》采老切《集韻》在早切《韻會》《正韻》采早切,𠀤音懆。 《說文》作艸,百卉也。經典相承作草。 《書·禹貢》厥草惟繇。 《詩·小雅》在彼豐草。 《禮·祭統》草艾則墨,未發秋政,則民弗敢草也。 《註》草艾,謂艾取草也。 《論衡》地性生草,山性生木。 《大戴禮·易本命》食草者善走而愚。  又《史記·陳丞相世家》惡草具進。 《註》草,粗也。  又《篇海》苟𥳑曰草草。 《春秋·隱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淸。 《註》遇者草次之期,二國各𥳑其禮也。 《疏》草次,猶造次也。  又《詩·小雅》勞人草草。 《傳》草草,勞心也。  又《易·屯卦》天造草昧。 《疏》言天造萬物于草創之始。  又《前漢·淮南王傳》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廼遣。 《註》謂爲文之草藳。 《百官志註》一曹有六人,主作文書起草。 《後漢·𨻰寵傳》蕭何草律。  又《魏志·衞覬傳》覬好古文,隷、草無所不善。  又姓。 《正字通》草中。  又《韻補》脞五切,徂上聲。 《徐幹·齊都賦》焚梗林,燎圃草。  又此苟切,凑上聲。 《邊讓·章華賦》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嬙之素肘。形便纖以嬋娟兮,若流風之靡草。  又《說文》自保切,音皁。草斗,櫟實也,一曰橡斗子。 《徐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別作皁字,爲黑色之皁。案櫟實可染白爲黑,故曰草,通用。今俗書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