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远怀来


   安抚边远地区,怀柔归附者。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róu yuǎn huái lái
成语注音 ㄖㄡˊ ㄩㄢˇ ㄏㄨㄞˊ ㄌㄞˊ
成语简拼 ryhl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柔遠懷來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安抚边远地区,怀柔归附者。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张九龄《敕剑南节度使王昱书》:“柔远怀来,在卿良算。”


成语典故

安抚边远地区,怀柔归附者。唐 张九龄《敕剑南节度使王昱书》:“柔远怀来,在卿良算。” 并列 柔,怀柔,安抚。怀,招致,安抚。招致安抚远近的臣民。唐·张九龄《敕剑南节度使王昱书》:“~,在卿良算。”△褒义。多用于描写王道德政。→柔远怀迩 柔远能迩 柔远绥怀 柔远镇迩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植物初生而嫩:~荑(初生嫩芽,喻女子白嫩的手)。 软,不硬:~软。~韧。~嫩。~滑。 软弱,与“刚”相对:~懦。~弱。刚~相济。 温和:~顺。~和。~曼(柔和妩媚)。~情。

距离长,与“近”相对:~方。~道。~程。~景。~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见(远大的眼光)。~虑。~谋。~客。遥~。~走高飞。舍近就~。 时间长:~古。~祖。长~。永~。 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支。 深奥:言近旨~。 姓。

避开:近君子,~小人。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柔』

《唐韻》耳由切《集韻》《韻會》《正韻》而由切,𠀤受平聲。 《說文》木曲直也。  又柔者剛之反。 《易·說卦》立地之道,曰柔與剛。 《書·洪範》沈潛剛克,高明柔克。 《老子·道德經》豈非以其柔耶。  又安也。 《書·舜典》柔遠能邇。  又服也。 《左傳·僖二十八年》我得天,楚伏其罪,我且柔之矣。  又草木新生曰柔。 《詩·小雅》薇亦柔止。  又國名。 《前漢·地理志》屬琅邪郡。 俗作𣐱,非。

『怀』

《字彙補》敷救切,音副。怒也。 《唐韻》戸乖切《集韻》《韻會》乎乖切,𠀤音槐。 《說文》念思也。从心褱聲。 《論語》君子懷德。  又歸也。 《書·大禹謨》黎民懷之。 《註》歸之也。  又來也。 《詩·齊風》曷又懷止。  又《周頌》懷柔百神。 《註》懷,來也。  又安也。 《書·秦誓》邦之榮懷。 《詩·王風》懷哉懷哉。  又包也。 《書·堯典》蕩蕩懷山襄陵。  又藏也。 《論語》懷其寶,而迷其邦。 《禮·曲禮》其有核者,懷其核。  又慰也。 《詩·檜風》懷之好音。  又懷抱,胷臆也。 《左傳·成十七年》瓊瑰盈吾懷乎。 《論語》然後免於父母之懷。  又傷也。 《詩·邶風》願言則懷。 《毛傳》懷,傷也。  又私也。 《詩·小雅》每懷靡及。 《箋》懷,私也。  又《爾雅·釋詁》至也。 《註》齊魯之會郊曰懷。 《詩·小雅》懷允不忘。 《箋》至也。至信不忘。  又《爾雅·釋詁》止也。 《疏》至止也。  又《釋名》懷,回也。本有去意,回來就已也。亦言歸也,來歸已也。  又《諡法》慈仁哲行曰懷。  又地名。 《書·禹貢》覃懷底績。  又州名。春秋時野王邑,漢河內郡,唐置懷州。  又姓。三國吳尚書郞懷敘。  又通作褢。 《前漢·許后傳》褢誠秉忠。  又叶胡隈切,音回。 《詩·周南》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又叶呼回切,音揮。 《楚辭·九歌》長太息兮將上,心低回兮顧懷。羌生色兮娛人,觀者憺兮忘歸。 《魏文帝·苦寒行》延頸長太息,遠行多所懷。我心何怫鬱,思欲一東歸。  又叶苦禾切,音窠。 《淮南子·時則訓》平而不阿,明而不苛。包裹覆露,無不囊懷。 《周伯琦曰》褱,藏挾於衣中也。从衣,眔聲。心之所恖念藏貯亦曰褱。隷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