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栗:发抖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
《尚书 汤浩》:“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
栗栗:恐惧状。形容极为害怕。《书.汤诰》:“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鲁迅《而已集.略论中国人的脸》:“尤其不好的是红鼻子,有时简直像是将要熔化的蜡烛油,仿佛就要滴下来,使人看了栗栗危惧。” 述补 栗栗,发抖的样子。形容十分害怕。语出《尚书·汤诰》:“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鲁迅《略论中国人的脸》:“尤其不好的是红鼻子,有时简直像是将要熔化的蜡烛油,仿佛就要滴下来,使人看得~。”△多用于形容心理。→胆战心惊 胆战心寒 心惊胆颤 惊恐万状 心惊肉跳 丧魂失魄 ?无所畏惧 泰然自若 泰然处之
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称“栗子”,味甜,可食:~色。火中取~。 发抖,因害怕或寒冷肢体颤动:战~。 坚实:“缜密以~”。 姓。
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称“栗子”,味甜,可食:~色。火中取~。 发抖,因害怕或寒冷肢体颤动:战~。 坚实:“缜密以~”。 姓。
不安全:~险。~殆。~言(a.故意说吓人的话;b.直言)。~难(nàn )。~如累(lěi )卵。 损害:~害。~及。 高的,陡的:~石。~樯。 使人惊奇的:~言耸听。 端正的,正直的:正襟~坐。“邦有道,~言~行”。 指人临死:病~。垂~。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姓。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質切,音慄。 《說文》作㮚,从木。其實下垂,故从𠧪。 《周禮·天官·籩人》饋食之籩,其實栗。 又堅木也。 《公羊傳·文二年》虞主用桑,練主用栗。 又謹敬也。 《書·舜典》寬而栗。 又堅也。 《禮·聘儀》縝密以栗。 又威嚴也。 《司馬法》位欲嚴,政欲栗。 又百穀實不秕謂之栗。 《詩·大雅》實穎實栗。 又栗烈,風寒也。 《詩·豳風》二之日栗烈。 又蹙也,謂越等。 《儀禮·燕禮》栗階不過二等。 又表道樹曰行栗。 《左傳·襄九年》魏絳斬行栗。 又觱栗。 《明皇雜錄》本龜茲國樂,亦曰悲栗。 又菱曰水栗。 《武陵記》兩角曰菱,三角、四角曰芰,通謂之水栗。 又《方言》秦俗以批髮爲栗。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栗縣屬沛郡。 又姓。 《風俗通》燕將栗腹。 又《集韻》《正韻》𠀤力蘖切,音裂。破裂之意。 《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居幹之道,葘栗不迆,則弓不發。 又叶力蘖切,音勒。 《蘇軾·中秋月詩》喚酒與婦飮,念我問兒說。豈知衰病後,空盞對梨栗。○按《說文》收𠧪部,今倂入。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質切,音栗。 《爾雅·釋詁》懼也。 《增韻》竦縮也。 《書·大禹謨》夔夔齊慄。 《太公·金匱》禹居人上,慄慄如不滿日。 又憭慄,懰慄,悽愴貌。 《楚辭·九辯》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送將歸。 《漢武帝·李夫人賦》懰慄不言。通作栗。 又叶力結切,音烈。 《古詩》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慄。愁多知夜長,仰觀衆星列。
『栗』《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質切,音慄。 《說文》作㮚,从木。其實下垂,故从𠧪。 《周禮·天官·籩人》饋食之籩,其實栗。 又堅木也。 《公羊傳·文二年》虞主用桑,練主用栗。 又謹敬也。 《書·舜典》寬而栗。 又堅也。 《禮·聘儀》縝密以栗。 又威嚴也。 《司馬法》位欲嚴,政欲栗。 又百穀實不秕謂之栗。 《詩·大雅》實穎實栗。 又栗烈,風寒也。 《詩·豳風》二之日栗烈。 又蹙也,謂越等。 《儀禮·燕禮》栗階不過二等。 又表道樹曰行栗。 《左傳·襄九年》魏絳斬行栗。 又觱栗。 《明皇雜錄》本龜茲國樂,亦曰悲栗。 又菱曰水栗。 《武陵記》兩角曰菱,三角、四角曰芰,通謂之水栗。 又《方言》秦俗以批髮爲栗。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栗縣屬沛郡。 又姓。 《風俗通》燕將栗腹。 又《集韻》《正韻》𠀤力蘖切,音裂。破裂之意。 《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居幹之道,葘栗不迆,則弓不發。 又叶力蘖切,音勒。 《蘇軾·中秋月詩》喚酒與婦飮,念我問兒說。豈知衰病後,空盞對梨栗。○按《說文》收𠧪部,今倂入。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質切,音栗。 《爾雅·釋詁》懼也。 《增韻》竦縮也。 《書·大禹謨》夔夔齊慄。 《太公·金匱》禹居人上,慄慄如不滿日。 又憭慄,懰慄,悽愴貌。 《楚辭·九辯》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送將歸。 《漢武帝·李夫人賦》懰慄不言。通作栗。 又叶力結切,音烈。 《古詩》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慄。愁多知夜長,仰觀衆星列。
『危』《唐韻》魚爲切《集韻》《韻會》虞爲切,𠀤僞平聲。 《說文》在高而懼也。从厃,人在厓上,自卪止之也。 《徐曰》孝經,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故从卪。 《玉篇》不安貌。 《廣韻》疾也。隤也,不正也。 又《禮·儒行》有比黨而危之者。 《註》危,欲毁害之也。 又屋棟上也。 《禮·喪大記》升自東榮,中屋履危。 《疏》踐履屋棟高危處。 又《韻會》宿名。三星。 《左傳·襄二十八年註》𤣥武之宿,虛危之星。 又《書·禹貢》三危旣宅。 《韻會》三峗,山名。通作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