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株结盘


   树木的根与干盘曲相结。比喻关系错综牢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ēn zhū jié pán
成语注音 ㄍㄣ ㄓㄨ ㄐ一ㄝˊ ㄆㄢˊ
成语简拼 gzjp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根株結盤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树木的根与干盘曲相结。比喻关系错综牢固。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史·奸臣传二·蔡京》:“患失之心无所不至,根株结盘,牢不可脱。”


成语典故

树木的根与干盘曲相结。比喻关系错综牢固。《宋史.奸臣传二.蔡京》:“患失之心无所不至,根株结盘,牢不可脱。” 主谓 比喻关系错综复杂又结得牢固。《宋史·奸臣传二·蔡京》:“患失之心无所不至,~,牢不可脱。”△用于描写牢固的习惯关系。→根深蒂结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高等植物茎干下部长在土里的部分:~植。~茎。~瘤。~毛。~雕。须~。块~。扎~。叶落归~。 物体的基部和其他东西连着的部分:~底。~基。墙~儿。 事物的本源:~源。~由。~本。知~知底。 彻底:~除。~究。~治。 依据,作为根本:~椐。 量词,指长条的东西:两~筷子。 数学上称一数开平方所得的值为“平方根”,开立方所得的值为“立方根”。 数学上指代数方程式内未知数的值。 化学上指带电的基:氨~。硫酸~。

露出地面的树根:守~待兔。~连。~戮。 棵儿,指整个的植物体:植~。 量词,指植物:一~桃树。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根』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痕切,音跟。 《說文》木株也。 《左傳·隱六年》農夫之去草,絕其本根,勿使能殖。  又《廣韻》根,柢也。 《老子·道德經》重爲輕根。 《管子·地形篇》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  又《博雅》始也。  又天根星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註亢氐之間。  又金根,車名。 《後漢·輿服志》天子車金根。  又門之鋪首銅鍰曰倉琅根。 《前漢·五行志》木門倉琅根。  又竹根,杯名。 《晉庾信報惠酒詩》山杯捧竹根。  又雲根,山名。 《宋孝武登作樂山詩》積水溺雲根。  又姓。 《姓苑》周人根牟子,善著書。  又叶經天切,音堅。 《三略軍讖》侵侮下民,國內譁諠。臣蔽不言,是謂亂根。

『株』

《唐韻》陟輸切《集韻》《類篇》鐘輸切《韻會》追輸切,𠀤音邾。 《說文》木根也。徐曰:在土曰根,在土上曰株。 《易·困卦》困于株木。 《王肅註》謂最處底下也。  又株枸,斷木也。 《莊子·達生篇》承蜩者處身若橛株枸。  又幹也。 《韓非子·五蠹篇》宋人守株,冀復得兔。  又木身也。 《蜀志·諸葛表》成都有桑八百株。  又與誅通。 《釋名》罪及餘人曰誅。誅,株也,如株木根枝葉盡落也。  又《類篇》株儒,短柱也。  又株離,亦作侏離,樂名。 《史記·樂書》四夷之樂,東方曰𩎟,南方曰任,西方曰株離,北方曰禁。  又株林,邑名。 《詩·陳風》胡爲乎株林。  又《正韻》專於切,音朱。義同。  又《集韻》《類篇》𠀤鱅珠切,音殊。株楰,木名,可爲車輞。  又同駐。 《釋名》駐,株也。株木不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