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基牢固。
《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回:“从来说‘腊雪培元气’,把麦根培植得根牢蒂固。”
根基牢固。《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回:“从来说‘腊雪培元气’,把麦根培植得根牢蒂固。” 见“深根固柢”。《醒世姻缘传》90回:“把麦根培植得~。”
高等植物茎干下部长在土里的部分:~植。~茎。~瘤。~毛。~雕。须~。块~。扎~。叶落归~。 物体的基部和其他东西连着的部分:~底。~基。墙~儿。 事物的本源:~源。~由。~本。知~知底。 彻底:~除。~究。~治。 依据,作为根本:~椐。 量词,指长条的东西:两~筷子。 数学上称一数开平方所得的值为“平方根”,开立方所得的值为“立方根”。 数学上指代数方程式内未知数的值。 化学上指带电的基:氨~。硫酸~。
养牲畜的圈(juàn ):虎~。亡羊补~(喻事后补救还不为迟)。~笼。 古代称作祭品的牲畜:太~(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之称)。少~(诸侯宗庙,用羊、豕之称)。 监禁犯人的地方:监~。坐~。 结实,坚固,固定:~固。~稳(❶稳妥可靠;❷物体稳定,不摇晃)。~记。~不可破。
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花~。瓜~。~芥。根深~固。
结实,牢靠:坚~。稳~。巩~。凝~。加~。 坚定,不变动:~执。~定。~本。 本,原来:~有。~步自封(亦作“故步自封”)。 鄙陋(见识浅少)。 姓。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痕切,音跟。 《說文》木株也。 《左傳·隱六年》農夫之去草,絕其本根,勿使能殖。 又《廣韻》根,柢也。 《老子·道德經》重爲輕根。 《管子·地形篇》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 又《博雅》始也。 又天根星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註亢氐之間。 又金根,車名。 《後漢·輿服志》天子車金根。 又門之鋪首銅鍰曰倉琅根。 《前漢·五行志》木門倉琅根。 又竹根,杯名。 《晉庾信報惠酒詩》山杯捧竹根。 又雲根,山名。 《宋孝武登作樂山詩》積水溺雲根。 又姓。 《姓苑》周人根牟子,善著書。 又叶經天切,音堅。 《三略軍讖》侵侮下民,國內譁諠。臣蔽不言,是謂亂根。
『牢』《唐韻》魯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刀切,𠀤音勞。 《說文》閑養牛馬圈也。从牛,冬省,取其四周帀也。 《玉篇》牲備也。 《詩·大雅》執豕于牢。 《周禮·地官》充人掌繫祭祀之牲牷,祀五帝,則繫於牢。 《註》牢,閑也。必有閑者,防禽獸觸齧。 《管子·輕重戊篇》殷人之王,立帛牢,服牛馬。 又牛曰太牢,羊曰少牢。 《禮·王制》天子社稷皆太牢,諸侯社稷皆少牢。 又《周禮·天官·小宰》牢禮之灋。 《註》三牲牛羊豕,具爲一牢。 《齊語》環山於有牢。 《註》牢,牛羊豕也。言雖山險,皆有牢牧。 又《玉篇》廩食也。 《史記·平準書》願募民自給費,因官器作煑鹽,官與牢盆。 《註》如淳曰:牢,廩食也。古人名廩爲牢也。盆者,煑鹽盆蘇。林云:牢,價直也。今世人言雇手牢盆。樂彥云:牢乃盆名。 《後漢·西羌傳》諸將多盜牢稟。 《註》牢,價直也。 《應劭傳》多其牢賞。 又《唐韻》堅也,固也。 《史記·外戚世家》欲連固根本牢甚。 又《前漢·揚雄傳》惜誦以下至懷沙一卷,名曰畔牢愁。 《註》李奇曰:畔,離也。牢,聊也。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牢落陸離。 又《馬融·廣成頌》臯牢陵山。 《註》臯牢,猶牢籠也。孫卿子曰:臯牢天下而制之,若制子孫也。諸本有作牢柵者,非也。 又《晉書·姚萇載紀》陛下將牢太過耳。 《註》將牢,猶俗言把穩。 又《韻會》狴犴曰牢。 《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爲之空。 又地名。 《左傳·莊二十一年》自虎牢以東。 《註》虎牢,河南成臯縣。 又《成五年》同盟于蟲牢。 《後漢·郡國志》陳留郡封丘有桐牢亭。或曰古蟲牢。 又《史記·秦本紀》伐趙皮牢,拔之。 又山名。 《後漢·南蠻哀牢夷傳》其先有婦人,名沙臺,居於牢山。 又姓。 《廣韻》孔子弟子,琴牢之後。 《後漢·佞幸傳》僕射牢梁。 又《廣韻》蒲牢,海獸名。 又《廣韻》同窂。詳穴部窂字註。 又《廣韻》《類篇》𠀤郞侯切,音樓。 《儀禮·士喪禮》握手用𤣥纁,裏長尺二寸,廣五寸,牢中旁寸。 《註》牢,讀爲樓。樓爲削約,握之中央,以安手也。 《疏》讀從樓者,義取縷斂狹少之意。云削約者,謂削之使約少也。 又《易林》失志懷憂,如坐狴牢。 又音潦。 《後漢·董卓傳》卓縱放兵士,突其廬舍,淫略婦女,剽虜資物,謂之搜牢。 《註》言牢周者,皆搜索取之也。一曰牢漉也。二字皆從去聲。今俗有此言。 又《淮南子·本經訓》牢籠天地。 《註》牢讀屋霤之霤。楚人謂牢曰霤。
『蒂』同蔕。 《班固·答賔戲》上無所蒂,下無所根。
『固』《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慕切,音顧。 《說文》四塞也。从囗古聲。 《徐鍇曰》淮南子謂九州之險,爲九州之塞也。 《禮·禮運》城郭溝池以爲固。 《周禮·夏官·掌固》掌修城郭溝池樹渠之固。 《註》掌國所依阻者。城郭已下數事,皆是牢固之事也。 《孟子》固國不以山谿之險。 又《唐韻》堅也。 《論語》學則不固。 《詩·魯頌》式固爾猷,淮夷卒獲。 《禮·曲禮》將適舍求無固。 《註》就館不能無求於主人,執所欲,而必得之,非爲客之義。 又《廣韻》再辭也。 《書·大禹謨》禹拜稽首固辭。 《禮·投壺》敢固以請。 《註》固之言如故也,如故者,重辭也。 又執一不通也。 《論語》非敢爲佞也,疾固也。 《孟子》固哉,高叟之爲詩也。 又鄙陋也。 《禮·曲禮》輟朝而顧君子謂之固。 《註》謂鄙野不達禮也。 又《哀公問》公曰:寡人固不固,焉得聞此言。 《註》固,陋也。 又本然之詞。 《孟子》天下固畏齊之强也。 《又》固所願也。 又已然之詞。 《孟子》夫世祿,滕固行之矣。 又《屈原·離騷》自前世而固然。 又常然之詞。 《孟子》若固有之。 又固守也。 《論語》君子固窮。 又姓。 《說苑》有固乗。 又僕固,複姓。唐有僕固懷恩。 又固始,漢侯國名。成固,縣名。固陵,聚名。 《後漢·郡國志》固始國,屬豫州汝南郡。成固,屬益州漢中郡。固陵,屬豫州𨻰國陽夏縣。 又與錮通。 《禮·月令》季冬行春令,國多固疾。 《註》謂久疾不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