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桂花;馥:香气;兰:兰草;馨:芳香。形容气味芳香。
郭沫若《<孔雀胆>的故事》:“还作了两首诗留别。其一云:……鸟飞兔走频来往,桂馥兰馨岂暂移?”
见“桂馥兰香”。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别称:~剧。~系军阀。 〔~花〕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椭圆形,开白色或暗黄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气,供观赏,亦可做香料,通称“木犀”;简称“桂”,如“金~”,“~子飘香”、“~轮”(月的别称,相传月中植桂花。亦称“桂魄”)。 姓。
香气:~~(香气浓烈)。~郁(香气浓烈)。
指“兰草”和“兰花”:~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 古书上指“木兰”。 古同“栏”,家畜圈(juàn )。 古同“斓”,斑斓。 姓。
散布很远的香气:~香。如兰之~。 喻长存的英名:垂~千祀。 助词,作用同“样”:宁~(这样,如此)。宁~儿(原意是“这样的儿子”,后用以赞美孩子或子弟)。
《唐韻》古惠切《集韻》《韻會》涓惠切《正韻》居胃切,𠀤音昋。 《說文》江南木,百藥之長。 《禮·檀弓》草木之滋,薑桂之謂也。 《本草圖經》桂有三種:菌桂生交趾山谷,牡桂生南海山谷,桂生桂陽。 《爾雅·釋木》梫,木桂。 《蘇恭云》牡桂卽木桂也。 《離騷經》雜申椒與菌桂。 又《陶弘景·別錄》單名桂者,恐或是牡桂,人多呼丹桂,正謂皮赤爾。 《淮南·招隱士》桂樹叢生兮山之幽。 又桂林,郡名。 《史記·武帝紀》南取百越之地,以爲桂林、象郡。 又姓。 《姓苑》漢末,陽城炅橫四子避難,一居幽州,姓桂。
『馥』《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房六切,音伏。 《廣韻》香氣芬馥。 又人名。冀州牧韓馥,見《後漢·袁紹傳》。 又《廣韻》符逼切《集韻》弼力切,𠀤音愎。義同。 又《潘岳·射雉賦》彳亍中輟,馥焉中鏑。 《註》馥,中鏃聲也。 又《集韻》拍逼切,音堛。義同。
『馨』《廣韻》呼𠛬切《集韻》《韻會》《正韻》醯經切,𠀤音𠷓。 《玉篇》香遠聞也。 《書·酒誥》黍稷非馨,明德維馨。 《詩·大雅》爾殽旣馨。 又《周頌》有椒其馨。 《楚辭·九歌》折芳馨兮遺所思。 《韓愈·答張徹詩》寒狖酸骨怨,怪花醉䰟馨。 又《集韻》虛映切,音釁。晉人以爲語助。 《晉書·王衍傳》何物老嫗,生此寧馨兒。 《世說新語》王朗之雪中詣王螭,持其臂。螭曰:冷如鬼手馨,强來捉人臂。 《通雅》寧𠷓寧馨,此呼語辭,今讀能亨,亦云那,向有平去二音,可平可仄,古人多假借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