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弧棘矢


   桃木做的弓,棘枝做的箭,古人认为可辟邪。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táo hú jí shǐ
成语注音 ㄊㄠˊ ㄏㄨˊ ㄐ一ˊ ㄕˇ
成语简拼 thjs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英文 bows of peach wood and arrows of thistle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桃木做的弓,棘枝做的箭,古人认为可辟邪。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四年》:“桃弧棘矢,以除其灾。”


成语典故

《左传.昭公四年》:“桃弧棘矢,以除其灾。”杜预注:“桃弓棘箭,所以禳除凶邪,将御至尊故。”旧俗用以辟邪。《史记.楚世家》:“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荜露蓝蒌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唐 韩鄂《岁华纪丽.开冰》:“祭韭献羔,桃弧棘矢,春治冰鉴,祭供夷盘。” 并列 桃弧,桃木做的弓。棘矢,棘枝做的箭。古时用于避邪的器具。语出《左传·昭公四年》:“唯是桃弧棘矢,以除其灾。”杜预注:“桃弓棘箭,所以禳除凶邪,将御至尊故也。”汉·张衡《东京赋》:“丹首玄制,~。”△用古代习俗的象征性武器来消灾除祟。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落叶小乔木,品种很多,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短绒毛,味甜,有大核,核仁可入药:~儿。~李(喻所教的学生)。~李不言,下自成蹊(喻实至名归,尚事实,不尚虚名)。世外~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形状像桃子的:棉~儿。 指核桃:~仁。~酥。 姓。

古代指木弓:桑~。~矢。弦木为~。 圆周的任意一段:~形。~线。~度。电~。~光。

酸枣树,茎上多刺;泛指有刺的苗木:荆~。~手(喻事情难办)。~刺。~针。 针形的刺:~皮动物。 古同“戟”,兵器。

箭:流~。弓~。有的(dì)放~。~镞。 誓:~志不渝(发誓立志,永不改变)。 正直:~言(正直的言论)。 陈列:“公~鱼于棠”。 施布:“~其文德”。 古代投壶(一种娱乐活动)用的筹。 同“屎”,粪便。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桃』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刀切,音陶。 《說文》果也。 《爾雅·釋木》旄,冬桃。榹,山桃。 《禮·月令》仲春桃始華。 《內則》桃曰膽之。 《疏》桃多毛,拭治令靑滑如膽。  又桃諸。 《王肅云》諸,菹也,今之藏桃也。  又《典術》桃,五木之精,仙木也。 《禮·檀弓》君臨臣喪,以巫祝桃茢執戈。 《左傳·昭四年》桃弧棘矢,以除其災。 《後漢·禮儀志》爲桃印,施門戸,以止惡氣。  又含桃,櫻桃也。 《爾雅》謂之楔。  又桃氏,攻金之工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桃氏爲刃。  又胡桃。 《名物志》謂之羌桃。  又銚芅曰羊桃。 《爾雅·釋草》萇楚,銚芅。  又桃枝,竹名。 《爾雅·釋草》桃枝四寸有節。  又《本草》豬苓名地烏桃。  又桃蟲,鷦也。一名巧婦。 《詩·周頌》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  又桃林,地名,在華山東。 《書·武成》放牛桃林之野。  又老桃,宋地。 《左傳·隱十年》公會齊侯、鄭伯于老桃。  又水名。 《山海經》樂遊之山,桃水出焉。  又姓。 《姓苑》戰國桃應,晉桃豹。  又《集韻》他彫切,音祧。長枋,可以持物于器中者。  又《集韻》上與切,音墅。抒物器也。  又《集韻》直紹切,音趙。與㸠同。 《博雅》板也。

『弧』

《唐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𠀤音狐。 《說文》木弓也。从弓,瓜聲。一曰往體寡來體多曰弧。 《吳錄》揮觀弧星始制弧。 《易·繫辭》弦木爲弧。  又張旗弓也。 《禮·明堂位》乗大輅,載弧韣旂。 《註》弧,旌旗所以張幅也。 《疏》弧以竹爲之,其形爲弓。 《周禮·冬官考工記》弧旌枉矢。 《註》弧,以張縿之幅。 《疏》弧旌者,弧弓也。旌旗有弓,所以張縿幅,故曰弧旌也。  又星名。 《禮·月令》季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 《史記·天官書》狼下四星曰弧。 《註》弧九星在狼東南,天之弓也,以伐叛懷遠。  又主備盜賊之知姦邪者。  又《後漢·東夷傳》辰韓國,名弓爲弧。  又蝥弧,旗名。 《左傳·隱十一年》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  又短弧,蟲名。 《前漢·五行志》蜮在水旁,能射人,南方謂之短弧。 《註》卽射工也,亦呼水弩。  又《類篇》汪胡切,音汙。曲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凡揉輈,欲其遜而無弧深。 《註》弧讀爲汙。

『棘』

《唐韻》《集韻》《韻會》𠀤紀力切,音殛。 《說文》小棗叢生者。 《詩詁》棘如棗而多刺,木堅,色赤,叢生,人多以爲藩。歲久無刺,亦能高大如棗。木色白者爲白棘,實酸者爲樲棘,亦名酸棗。 《詩·邶風》吹彼棘心。 《疏》棘,木之難長養者。  又《爾雅·釋木》終牛棘。 《註》卽馬棘也,刺粗而長。  又執囚之處爲叢棘。 《易·坎卦》係用𡽪纆,寘于叢棘。 《左傳·哀八年》邾子無道,吳子囚諸樓臺,栫之以棘。  又九棘,外朝也。 《禮·王制》史以獄成吿于正,正聽之。正以獄成吿于大司𡨥,大司寇聽之棘木之下。 《註》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  又與戟通。 《禮·明堂位》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 《左傳·隱十一年》潁考叔挾輈以走,子都拔棘而逐之。 《周禮·天官·掌舍》棘門註以戟爲門。  又地名。垂棘、赤棘,春秋晉地。  又藥名。 《本草》天門冬,一名天棘。  又棘扈,鳥名。 《賈逵云》棘扈,竊丹,爲果驅鳥者也。  又與僰通。 《禮·王制》四夷,西曰僰。  又姓。 《論語》棘子成。  又《唐韻》居里切,音紀。  又《廣韻》居吏切,音記。義𠀤同。

『矢』

《唐韻》《廣韻》式視切《集韻》《類篇》《韻會》矧視切,𠀤尸上聲。 《說文》弓弩矢也。从入,象鏑括羽之形。古者夷牟初作矢。 《宋衷云》黃帝臣也。 《荀子·解蔽篇》浮游作矢。 《山海經》少皡生般,始爲弓矢。 《爾雅·釋詁》矢,弛也。 《疏》以弓釋弦曰弛。 《釋名》指也,言其有所指向,迅疾也。 《揚子·方言》箭,自關而東謂之矢。 《易·繫辭》剡木爲矢。 《書·顧命》垂之竹矢。 《周禮·夏官》司弓矢,掌八矢之灋。枉矢,絜矢,利火射,用諸守城車戰。殺矢,鍭矢,用諸近射田獵。矰矢,茀矢,用諸弋射。恆矢,𤷒矢,用諸散射。 《史記·孔子世家》肅愼貢楛矢石砮,長尺有咫。  又嚆矢,響箭也。 《莊子·在宥篇》焉知曾史之不爲桀紂嚆史也。一作嗃矢。黃庭堅曰:安能爲人作嗃矢。 《註》射者必先以嗃矢定其遠近也。  又《爾雅·釋詁》𨻰也。 《虞書序》臯陶矢闕謨。 《春秋·隱五年》公矢魚于棠。 《詩·大雅》無矢我陵。 《傳》矢,𨻰也。 《箋》猶當也。 《正義》矢實𨻰義,欲言威武之盛,敵不敢當,以其當侵而𨻰,故言矢猶當也。  又《爾雅·釋言》誓也。 《書·盤庚》出矢言。 《詩·衞風》永矢勿諼。  又《博雅》正也。直也。 《易·解卦》得黃矢貞吉。 《詩·小雅》其直如矢。  又施也。 《詩·大雅》矢其文德。  又投壷之籌曰矢。 《禮·投壷》主人奉矢。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枉矢,類大流星,虵行而蒼黑,望之如有毛羽然。  又《釋名》齊魯謂光景爲枉矢,言其光行若射矢之所至也。  又鉗矢,蓬矢,諸羌州名。見《唐書·地理志》。  又《廣韻》屎本作矢。 《左傳·文十八年》埋之馬矢之中。 《史記·廉頗傳》一飯三遺矢。  又複姓。 《前漢·馬宮傳》本姓馬矢,宮仕學,稱馬氏云。 《集韻》或作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