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崩哲萎


   称贤德者之死。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梁崩哲萎,于时靡宪。”参见“ 梁岳 ”。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iáng bēng zhé wěi
成语简拼 lbzw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称贤德者之死。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梁崩哲萎,于时靡宪。”参见“ 梁岳 ”。


出处典源

成语典故

源见“夫子梦奠”。称贤德者逝世。汉 蔡邕《陈太丘碑》:“梁崩哲萎,于时靡宪。”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栋~。~上君子(指窃贼)。 桥:桥~。津~(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山~。车~。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 姓。

倒塌:~塌。~坍。~毁。~解(jiě)。~溃。~决。~颓。分~离析。 破裂:~裂。把气球吹~了。 崩裂的东西击中:放爆竹~了手。 败坏:礼坏乐(yuè)~。 称枪毙:拉出去~了。 君主时代称帝王死:驾~。

有智慧:~人。~嗣(称别人子孙的敬辞)。~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学(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 聪明智慧的人:先~。

干枯衰落:~谢。~蔫。~顿(亦作“委顿”)。~靡。~缩。枯~。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梁』

《唐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𠀤音良。 《說文》水橋也。 《禮·月令》孟冬謹關梁。 《詩·大雅》造舟爲梁。 《爾雅·釋地》梁莫大于溴梁。  又石絕水爲梁。 《詩·衞風》在彼淇梁。 《禮·王制》獺祭魚,然後虞人入澤梁。  又魚梁,水堰也。堰水爲關空,承之以笱,以捕魚。梁之曲者曰罶。 《詩·齊風》敝笱在梁。 《小雅》胡逝我梁。  又《爾雅·釋地》隄謂之梁。  又屋脊柱曰棟,負棟曰梁。 《爾雅·釋宮》楣謂之梁。  又冠梁,冠上橫脊也。 《漢大官令》冠兩梁。  又陸梁。 《揚雄·甘泉賦》帶干將而秉玉戚兮,飛蒙茸而走陸梁。 《註》陸梁,亂走貌。  又跳梁。 《莊子·逍遙遊》貍狌東西跳梁,中于機辟。  又彊梁。 《金人銘》彊梁者不得其死。 《後漢·禮儀志》神名,能食鬼。  又大梁,西方之宿。 《爾雅·釋天》大梁,昴也。  又州名。 《書·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  又國名。周平王封少子康于夏陽,是謂梁伯。  又大梁,地名。 《史記》魏惠王徙治大梁。  又山名。 《詩·大雅》奕奕梁山。  又呂梁,水名。 《莊子·達生篇》孔子觀于呂梁。  又都梁,香草名,澤蘭也。 《荆州記》都梁山下生蘭草,因以爲名。  又姓。 《廣韻》出安定、天水、河南三望。周梁鱣,漢梁鴻。複姓,梁丘、梁由。

『崩』

《廣韻》北滕切《集韻》《韻會》悲朋切,𠀤音繃。 《說文》山壞也,从山朋聲。 《玉篇》毀也。 《禮·曲禮·註》郉昺曰:自上墜下曰崩。 《詩·小雅》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 《春秋·僖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 《註》沙鹿,山名。  又殂落也。 《穀梁傳·隱三年》高曰崩,厚曰崩,尊曰崩。  又姓。 《正字通》明正德中崩愈堅,固始縣丞,潛山人。 《集韻》作𡹔。亦作𨻱。

『哲』

《唐韻》《集韻》《韻會》𠀤陟列切,音蜇《爾雅·釋言》哲,智也。 《書·舜典》濬哲文明。 《說命》知之曰明哲。 《洪範》明作哲。 《揚子·方言》哲,知也。齊宋之閒謂之哲。 《前漢·于定國傳贊》哀鰥哲獄。 《註》師古曰:知獄情也。  又《正字通》叶音質。 《陸機·陸抗誄》人玩其華,鮮識其實。於穆我公,因心則哲。  又《唐韻正》叶音制。 《曹植·黃帝贊》少典之孫,神明聖哲。土德承火,赤帝是滅。服牛乗馬,衣裳是制。氏雲名官,功冠五列。滅,亡例反,列音例。 《傅玄·祀景帝登歌》執競景皇,克明克哲。旁作穆穆,惟祇惟畏。 《說文》或作悊。 《廣韻》與喆同。

『萎』

《唐韻》於危切,音逶。蔫也。 《詩·小雅》無木不萎。 《屈原·離騷》雖萎絕其何傷兮。  又病也。 《禮·檀弓》哲人其萎乎。  又《集韻》鄔毀切,音委。藥草。 《爾雅·釋草》熒,委萎。 《註》萎蕤也。 《韓愈詩》萎蕤綴藍瑛。 《註》萎蕤,靑花圓實。亦作荽蕤。  又《正韻》蓄𦄲貌。 《後漢·馬援傳》萎腇咋舌。  又地名。 《晉書·匈奴傳》萎莎胡等詣王駿降。  又《集韻》同餧。詳餧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