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腰:称妇人的细腰。形容美人的细腰,曲线玲珑。
楚腰:称妇人的细腰。形容美人的细腰,曲线玲珑。
唐·杜牧《遣怀诗》:“楚腰纤细掌中轻。”
《战国策·楚策》:“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腰,楚子约食,凭而能立,式而能起。” 唐·杜牧《遣怀诗》:“楚腰纤细掌中轻。”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腰,楚子约食,凭而能立,式而能起。”
落叶灌木,鲜叶可入药。枝干坚劲,可以做杖。亦称“牡荆”。 古代的刑杖,或学校扑责学生的小杖:捶~。夏~。~掠(拷打)。~挞(拷打)。 中国春秋时国名:~天(楚地的天空。因楚在南方,亦泛指南方天空)。~声。~歌(楚人之歌)。~狂。~腰(泛称女子的细腰)。~辞。四面~歌。~材晋用(指使用他国人才,或指人才外流)。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特指湖北省:~剧。 痛苦:苦~。痛~。凄~。酸~。 清晰,鲜明,整洁:清~。衣冠~~。 姓。
胯上胁下的部分,在身体的中部:~板儿。~杆子。~背。~身。~肢。~围。 东西的中段,中间:半山~。 中间狭小像腰部的地势:土~。海~。 裤、裙等围在腰上的部分:裤~。
细小:~人(卑鄙的小人)。~介(细微,细小。亦作“纤芥”)。~手(指女子细而柔嫩的手)。~尘。~~。~秀。~弱。~毫。~悉(细致而详尽)。~度(天然丝或化纤粗细的程度)。 吝啬:~啬。
拉船前进的绳子:~夫(在岸上用绳子拉船前进的人)。
《唐韻》《正韻》創舉切《集韻》創阻切,𠀤粗上聲。或作䠂。 《說文》叢木也。一曰荆。 《詩·小雅》楚楚者茨,言抽其棘。 《註》楚楚,茨棘貌。 又《詩·召南》翹翹錯薪,言刈其楚。 《疏》荆屬。薪雖皆高,楚尤翹翹而高也。 又《禮·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註》楚,荆也。扑撻犯禮者。 又萇楚,草名。羊桃也。 《詩·檜風》隰有萇楚,猗儺其枝。 又楚楚,鮮明貌。 《詩·檜風》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又辛楚,痛也,別作憷。 《陸機·與弟士衡詩》慷慨含辛楚。 又國名。 《書·禹貢》荆州之域,周熊繹始封。 又三楚,地名。 《史記·貨殖傳》淮北郡、𨻰汝南郡,西楚也。彭城以東,東海、吳廣陵,東楚也。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南楚也。 又南方曰楚。 《後漢·史岑出師頌》朔風變楚。 《李善註》朔,北方也,楚,南方也。 又姓。 《左傳》晉龜卜楚丘,趙襄子家臣楚隆。 又《唐韻》《韻會》𠀤瘡據切,粗去聲。楚利也。 又木名。出歷山。 又《類篇》山於切,音疎。 《杜甫·送孟十二詩》秋風楚竹冷,夜雪鞏梅春。 又叶弭沼切,音杪。 《前漢·楚元王傳》太上四子,伯兮早夭。仲氏王代,斿宅是楚。
『腰』《集韻》《韻會》伊消切《正韻》伊堯切,𠀤音要。 《說文》身中也。象人要自𦥑之形。 《徐曰》要爲中關,所以自𦥑持也。 《玉篇》骻也。 《釋名》腰,約也,在體之中,約結而小也。 又馬名。 《古今注》古駿馬有飛兔腰褭。 又天下形勢亦稱腰。 《戰國策》梁者,山東之腰也。 《玉篇》本作要。 《廣韻》或作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