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滥收捐税,强行搜刮民财。
黎元洪《布告山东人民文》:“犹恐不足制吾族死命也,于是横征苛敛,供其饕餮。”
同“横征暴赋”。黎元洪《布告山东人民文》:“犹恐不足以制吾族死命也,于是横征苛敛,供其饕餮。” 见“横征暴赋”。黎元洪《布告山东人民文》:“犹恐不足以制吾族死命也,于是~,供其饕餮。”
跟地面平行的,与“竖”、“直”相对:~梁。~楣。~额。~幅。~批。~披(长条形横幅字画)。~匾。~标。~空。 左右向的,跟目视方向垂直的,与“竖”、“直”、“纵”相对:~写。~排。~向。~斜。纵~。 地理学上指东西向的:与“纵”相对:~贯东西。
凶暴,不讲理;蛮~。强~。~暴。~蛮。 意外的,不寻常的:~财。~祸。~事。~死。
过于严厉:~刻。~毒。~求。~责。~待。 繁重,使人难以忍受:~重(zhòng )。~捐杂税。 腐蚀性:~性(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能腐蚀皮肤及纤维之类的化学性质)。~性钠(烧碱)。
古同“诃”,谴责,责问。
《廣韻》《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𠀤証平聲。 《爾雅·釋言》行也。 《易·泰卦》拔茅茹,以其彙征吉。 《詩·小雅》之子于征。 又《韻會》征,伐也。 《易·離卦》王用出征。 《書·大禹謨》惟時有苗弗率,汝徂征。 《孟子》征者,上伐下也。 又《正韻》征,取也。 《禮·王制》關譏而不征。 又姓。 《前漢·司馬相如傳》厮征伯僑,而役羨門兮。 《註》仙人,姓征,名伯僑。 又《韻會》通政。 《周禮·地官·小司徒》施其職,而平其政。 《註》音征,稅也。當作征。 又通正。 《周禮·夏官》惟加田無國正。 《註》音征,稅也。獨加賞之田無稅。 《唐韻》陟陵切《集韻》《韻會》知陵切,𠀤陟平聲。 《說文》召也。从微省。𡈼爲徵,行於微而文達者,卽徵之。 《周禮·天官·宰夫》掌百官府之徵令。 《註》別異諸官,以備王之徵召。 《周語》唯官是徵。 又《廣韻》證也,明也。 《書·洪範》念用庶徵。 《左傳·昭三十年》且徵過也。 《註》徵,明也。 又《廣韻》成也。 《儀禮·士昏禮》納徵。 《註》徵,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昏禮。 又問也。 《左傳·僖四年》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 又斂也。 《周禮·地官》閭師以時徵其賦。 《疏》閭師徵斂百里內之賦貢。 又求也。 《史記·貨殖傳》物賤之徵貴。 《註》徵,求也,謂此處物賤,求彼貴賣之。 又《爾雅·釋詁》徵,虛也。 又姓。 《廣韻》吳太子率更令河南徵崇。 又《集韻》持陵切,音懲。縣名。 《左傳·文十年》泰伯伐晉,取北徵。 《音義》今徵縣。 《史記·河渠書》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 《前漢·地理志》左馮翊有徵縣。 《註》卽今之澄城是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陟里切,知上聲。 《玉篇》宮徵也。 《爾雅·釋樂》徵謂之迭。 《樂書》聲出於心,而齒合吻開,爲之徵。徵,火也,其性烈而善燭。五音配夏。 《禮·月令》孟夏之月,其音徵。 又《樂記》徵爲事。 《疏》徵屬夏,夏時生長萬物,皆成形體。事亦有體,故以徵配事也。 《風俗通》徵者,祉也。物盛大而繁祉也。五行爲火,五常爲禮,五事爲視。凡歸爲事。 又與懲通。 《荀子·正論篇》凡𠛬人之本,禁暴惡惡,且徵其來也。 又與征通。 《史記·三王世家》非敎士不得從徵。 又叶陟隆切,音中。 《班固·靈臺詩》乃經靈臺,靈臺旣崇。帝勤時登,爰考休徵。
『苛』《集韻》《韻會》《正韻》𠀤寒歌切,音何。 《說文》小草也。 又《廣韻》政煩也。 《禮·檀弓》苛政猛于虎。 《前漢·高帝紀》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師古註》苛,細也。 又《禮·內則》問衣燠寒,疾痛苛癢,而敬抑搔之。 《爾雅·釋言》苛,妎也。 《註》煩苛者,多疾妎。 又《周禮·春官·世婦》大喪,比外內命婦之朝,莫哭不敬者,而苛罰之。 《註》苛,譴也。 又《晉語》朝夕苛我邊鄙。 《註》苛,擾也。 又《素問》苛疾不生。 《註》苛,重也。 又《揚子·方言》苛,怒也。 又姓。 《正字通》漢苛異。 又上聲。 《類篇》下可切,音荷。急也。 又《集韻》虎何切《羣經音辨》呼多切,𠀤音呵。苛察也。 《鄭康成·說禮》司關掌苛察姦人。 《前漢·王莽傳》大司空士夜過奉常亭,亭長苛之。 又《集韻》黑嗟切。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