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苏:采集柴草;爨:炊。柴草做不成饭。比喻贫困。
樵苏:采集柴草;爨:炊。柴草做不成饭。比喻贫困。
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师不宿饱,他敢远道至此,必利在速战。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二十五回
《史记?准阴侯列传》:“臣闻千里馈粮,士人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连动 樵,砍柴。苏,打草。爨,炊。就在当地砍柴打草烧火做饭,很难经常吃饱。《史记· 淮阴侯列传》:“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师不宿饱。”△用于做饭。
柴,散木:~苏(柴草,亦指打柴割草)。采~。 打柴:~夫。~客。 古同“谯”,谯楼。
朝向:“~刃者死”。
烧火做饭:分居各~。 灶:“客传萧寒~不烟。” 中国宋杂剧、金院本中某些简短表演的名称:《讲百花~》。《文房四宝~》。 演戏:“夫优伶~演,实始有唐《目连救母》之起。” 姓。
《唐韻》昨焦切《集韻》《韻會》慈焦切《正韻》慈消切,𠀤音譙。 《說文》散木也。 《左傳·桓十二年》請無扞采樵者以誘之。 又采薪曰樵。 《詩·小雅》樵彼桑薪,卬烘于煁。故采薪者謂之樵夫。 《史記·孟嘗君傳》樵夫牧豎。 又焚也。 《公羊傳·桓七年》焚之者何,樵之也。 又與譙通。 《前漢·趙充國傳》爲壍壘木樵。 《師古註》謂爲高樓以望敵也。 《集韻》或作藮,又作𣟶。𣟶字原从𣛜作艸下𣛜。 又𦿕,同樵。
『后』《唐韻》《集韻》《正韻》胡口切《韻會》很口切,𠀤音後。 《說文》繼體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之从一,口。發號者,君后也。 《書·仲虺之誥》徯我后。 《易·泰卦》后以財成天地之道。 《禮·檀弓》夏后氏堲周。 《疏》夏言后者,白虎通云以揖讓受于君,故稱后。 又《禮·曲禮》天子有后。 《疏》后,後也。言其後于天子,亦以廣後胤也。 《白虎通》商以前皆曰妃,周始立后。正嫡曰王后,秦漢曰皇后,漢祖母稱太皇太后,母稱皇太后。 又諸侯亦稱后。 《書·舜典》班瑞于羣后。 又古者君稱臣亦曰后。 《書·舜典》汝后稷,播時百穀。 《疏》國語云:稷爲天官,單名爲稷,尊而君之,稱爲后稷。 又《畢命》三后協心。 《註》謂周公君𨻰畢公也。 又《書·武成》告于皇天后土。 《傳》后土,社也。 《左傳·昭二十九年》土正曰后土。 《註》土爲羣物主,故稱后也。其祀句龍焉,在家則祀中霤,在野則爲社。 《正韻》后土,亦取厚載之義。 又姓。 《史記·仲尼弟子傳》后處字子里。 《前漢·儒林傳》后倉字近君。 又與後通。 《禮·曲禮》再拜稽首,而后對。 又《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韻會》《正韻》胡茂切,𠀤音𠋫。義同。 又叶後五切,音戸。 《蔡邕·胡黃二公頌》允兹漢室,誕育二后。曰胡曰黃,方軌齊武。 《陸雲·漢高盛德頌》咸陽克殄,旣係秦后。峩峩阿房,乃淸帝宇。○按詩本音云:《周頌》宣哲維人,文武維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後。后後俱音戸,後人誤入四十五厚韻,故於《唐韻》正中歷引經集証之。然自《玉篇》以後,后在厚韻相沿已久,不得不以後五切爲叶音矣。 《唐韻》《正韻》胡口切《集韻》《韻會》很口切,𠀤音厚。 《說文》遲也。从彳幺夂者,後也。 《徐鍇曰》幺,猶𦌾躓之也。 《玉篇》前後也。 《廣韻》先後也。 《詩·小雅》不自我先,不自我後。 又後嗣也。 《禮·哀公問》子也者,親之後也。 《書·蔡仲之命》垂憲乃後。 《左傳·桓二年》臧孫達其有後于魯乎。 又《集韻》亦姓。 又《韻會》然後,語辭。 又《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韻會》《正韻》胡茂切,𠀤厚去聲。 《增韻》此後於人,不敢先而後之,先此而後彼之後也。 《老子·道德經》自後者,人先之。 《論語》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又《詩·大雅》予曰有先後。 《傳》相導前後曰先後。 又《廣雅》娣姒,先後也。 《前漢·郊祀志》神君者,長陵女子,以乳死,見神於先後宛若。 《註》兄弟妻相謂曰先後,古謂之娣。今關中俗呼爲先後,吳楚呼爲妯娌。 又叶後五切,胡上聲。 《揚雄·趙充國圖畫頌》在漢中興,充國作武。赳赳桓桓,亦紹厥後。
『爨』《廣韻》七亂切《集韻》《韻會》《正韻》取亂切,𠀤音𥨥。 《說文》齊謂之炊爨。𦥑象持甑,冂爲竈口,廾推林內火。 《玉篇》竈也。 《詩·小雅》執爨踖踖。 《傳》爨,饔爨,稟爨也。 《疏》饔爨以煑肉,廩爨以炊米。 《周禮·天官·亨人》職外內饔之爨亨煑。 《註》爨,今之竈。主於其竈煑物。 《儀禮·士昏禮》大羹湆在爨。 《註》爨,火上。 又姓。 《華陽國志》昌寧大姓有爨習。 《蜀志》建寧大姓。蜀錄有交州刺史爨深。 又《集韻》或作熶。詳熶字註。 又取絹切,音縓。炊也。 又七丸切,音攛。義同。 《周禮·夏官·挈壷氏》及冬,則以火爨鼎水,而沸之而沃之。 《註》以火炊水。◎按周禮,詩傳,釋文,爨俱音七絃切,釋經傳爨字之義,大約動音爲平聲,靜音爲去聲。然左傳宣十五年傳:析骸以爨。註:爨,炊也。及孟子,以𨥏甑爨。似皆宜讀平聲。乃孟子無釋文。左傳,釋文,亦音七亂反。則平去又未嘗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