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台舞榭


   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ē tái wǔ xiè
成语注音 ㄍㄜ ㄊㄞˊ ㄨˇ ㄒ一ㄝˋ
成语简拼 gtwx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謌台舞榭
成语英文 halls for the performance of songs and dances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



成语示例


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自从慈安太后暴崩,歌台舞榭,弦索不闻。”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吕令问《云中古城赋》:“歌台舞榭,月殿云堂。”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成语典故

榭:建在高台上的敞屋。供歌舞用的楼台和厅堂。泛指演出歌舞的场所或寻欢作乐之地。唐.吕令问《云中古城赋》:“歌台舞榭,月殿云堂。”宋.柳永《一寸金》:“地胜异、锦里风流,蚕市繁华,簇簇歌台舞榭。”田汉《影事追怀录.〈三个摩登女性〉与阮玲玉》:“歌台舞榭之间常常可以看到他们的足迹。”也作 ① 【舞榭歌台】。唐.黄滔《馆娃宫赋》:“舞榭歌台,朝为宫而墓为沼;英风霸业,古人失而今人惊。”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并列 榭,建在高台上的敞屋。供歌舞用的楼台和厅堂。泛指演出歌舞的场所或寻欢作乐之地。唐·吕令问《云中古城赋》:“~,月殿云堂。”《醒世恒言》卷15:“遇着花街柳巷,~,便恋留不舍。”△用于描写处所。 →楚馆秦楼 ?陋室空堂。 也作“歌楼舞榭”、“舞榭歌台”、“歌楼舞馆”。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唱:~唱。~咏。~颂。~坛。~台舞榭。~舞。能~善舞。 能唱的文词:唱~。~谱。~词。~诀。民~。诗~。~行(xíng )(旧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诗言志,~咏言。

〔天~〕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蹈。~技。~姿。~会。~剑。~女。~曲。~台。 耍弄:~弊。~文弄墨。

建筑在台上的房屋:水~。歌台舞~。 古代的讲武堂。 古代指藏乐器的地方。 古代指没有房间的庙堂。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歌』

《唐韻》古俄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何切,𠀤音柯。 《說文》詠也。 《徐曰》長引其聲以詠也。 《釋名》人聲曰歌。歌者,柯也。以聲吟詠上下,如草木有柯葉也。 《揚子·方言》兗冀言歌,聲如柯。 《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 《正義曰》直言不足以申意,故令歌詠其詩之義以長其言。 《禮·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 《又》歌之爲言也,長言之也。言之不足,故長言之。  又曲合樂也。 《詩·魏風》我歌且謠。 《傳》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 《疏》正義曰:謠旣徒歌,則歌不徒矣,故曰曲合樂曰歌。歌謠對文如此,散則歌爲總名,未必合樂也。  又《韓詩·章句》有章曲曰歌,無曰謠。  又《古樂府註》齊歌曰謳,吳歌曰歈,楚歌曰豔。奏樂曰登歌,曰升歌。  又鐘名。 《左傳·襄十一年》鄭人賂晉侯歌鐘二肆,晉侯以樂之半賜魏絳。  又山名。 《廣輿記》歌山,在廣西平樂府富川縣。  又朝歌,地名,紂所都也。漢爲縣,屬河內郡。見《前漢·地理志》。  又叶古賀切,音過。 《左貴𡣕·晉元后誄》內敷隂敎,外毗陽化。綢繆庶政,密勿夙夜。恩從風翔,澤隨雨播。中外禔福,遐邇詠歌。說見《顏氏·刊謬正俗》。  又叶居之切,音姬。 《屈原·遠遊》張樂咸池奏承雲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  又叶斤於切,音居。 《柳宗元·饒娥𥓓辭》鄱民哀號,或以頌歌。齊女色憂,傷槐罷誅。 《說文》或作謌。 《集韻》或作𡃭。

『舞』

《唐韻》文甫切《集韻》《韻會》罔甫切《正韻》罔古切,𠀤音武。 《說文》舞樂也。 《玉篇》足相背也。 《周禮·春官·樂師》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 《左傳·隱五年》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 《前漢·高帝紀》軍中無以爲樂,請以劒舞。  又鍾體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銑閒謂之于,于上謂之鼓,鼓上謂之鉦,鉦上謂之舞。 《註》此四名者,鍾體也。  又變弄也。 《前漢·張湯傳》舞文巧詆。 《又》舞知以御人。  又官名。 《周禮·地官》有舞師。  又地名。 《戰國策》秦繞舞陽之北,以東臨許,則南國必危矣。 《前漢·地理志》舞隂,縣名。  又姓。

『榭』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詞夜切,音謝。 《說文》作𣛘,臺有屋也。 《書·泰誓》宮室臺榭,陂池侈服。 《孔傳》土高曰臺,有木曰榭。  又《禮·禮運》合土以爲臺榭。 《註》榭,器之所藏也。  又《前漢·五行志》榭者,所以藏樂器。  又《春秋·宣十六年》成周宣榭火。 《公羊傳》註有室曰寢,無室曰榭。  又講武之屋曰榭。  又與序通。《儀禮》序則鉤楹内。註序讀如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