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禁:罅;暴、非:指种种坏事。制止种种坏事。
止、禁:罅;暴、非:指种种坏事。制止种种坏事。
《庄子·盗跖》:“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长剑,而受教于子。天下皆曰:‘孔丘能止暴禁非。’”
暴、非:指各种坏事。谓制止种种坏事。《庄子.盗跖》:“天下皆曰:‘孔丘能止暴禁非。’” 并列 暴、非,各种恶行坏事。制止种种坏事。语出《庄子·盗跖》:“天下皆曰:‘孔丘能止暴禁非。’”△褒义。多用于抑恶扬善方面。
停住不动:~步。截~。 拦阻,使停住:~痛。禁~。 仅,只:~有此数。不~一回。 古同“趾”,脚;脚趾头。
强大而突然来的,又猛又急的:~雷。~病。~动。~力。~涨。~发。风~。~风骤雨(亦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 过分急躁的,容易冲击的:脾气~躁。~跳如雷。 凶恶残酷的:凶~。~虐。~君。~戾恣睢(残暴凶狠,任意胡为)。~政。横征~敛。 横蹋,损害:自~自弃。~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鼓起来,突出:~起青筋。 徒手搏击:~虎冯(píng)河(喻有勇无谋)。 〔~露〕显露,如“~~无遗”。 姓。
同“曝1”。
受得住,耐久:~受。~得住。~不起。弱不~风。 忍耐,制止:不~笑起来。
不许,制止:~止。~绝。~书。~令。~赌。~欲。~锢。 法律或习惯上制止的事:犯~。违~品。 拘押:囚~。监~。~闭。 古代称帝王的地方:宫~。~苑。~卫。~军(古代指保卫京城或宫廷的军队)。 不能随便通行的地方:~地。~区。 避忌:~忌。
不,不是:~凡。~法。~分(fèn )。~礼。~但。~同小可。啼笑皆~。 不对,过失:痛改前~。文过饰~。习~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看这本书。 责怪,反对:~难(nàn )。~议。无可厚~。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西~。
《唐韻》《集韻》《韻會》𠀤諸市切,音芷。 《說文》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 《徐曰》初生根幹也。 又《廣韻》停也,足也。 《易·艮卦》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 《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又靜也。 《禮·玉藻》口容止。 《註》不妄動也。 《莊子·德充符》人莫鑒於流水,而鑒於止水,唯止能止衆止。 又已也,息也。 《論語》止吾止也。 《史記·酷吏傳》寇盜不爲衰止。 又居也。 《詩·大雅》乃慰乃止。 又《商頌》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又心之所安爲止。 《書·益稷》安汝止。 《孔傳》言當先安好惡所止。《正義》曰:止謂心之所止。《大學》云: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好惡所止,謂此類也。 又朱子曰: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謂。 又留也。 《論語》止子路宿。 《孟子》可以止而止。 又行師營曰止,暫待曰次。 又凡戰而被獲曰止。 《左傳·隱十一年》公與鄭人戰於狐壤,止焉。 《杜註》內諱獲,故言止。 又《僖十五年》輅秦伯將止之。 又容止。 《詩·鄘風》人而無止。 《箋》止,容止。無止則無禮節也。 《孝經·聖治章》容止可觀。 又舉止。 《齊書·張欣泰傳》欣泰著鹿皮冠衲衣。世祖曰:將家兒何敢作此舉止。 又俗謂德行曰行止。 《外史檮杌》鄭奕敎子《文選》。其兄曰:莫學沈、謝嘲風弄月,汙人行止。 又樂器。 《爾雅·釋樂》所以鼓柷謂之止。 《註》止者,其椎名也。 《書·益稷》合止柷敔。 《鄭註》柷,狀如漆桶,中有椎,合之者,投椎於其中而撞之。 又鳥集亦曰止。 《詩·小雅》載飛載止。 又三止,三禮也。 《班固·幽通賦》嬴取威於百儀兮,姜本支乎三止。 《註》謂齊之先伯夷典三禮也。 又語辭。 《詩·周頌》百室盈止,婦子寧止。 又首止,衞地名。在陳留襄邑。 《春秋·僖五年》齊侯會王世子于首止。 又與趾同。 《儀禮·士昏禮》皆有枕北止。 《鄭註》止,足也。古文止作趾。 《山海經》韓流麟身,渠股豚止。 《郭註》止,足也。 《前漢·郊祀歌》獲白麟,爰五止。 《師古註》止,足也。時白麟足有五蹄。
『暴』《唐韻》《集韻》《韻會》薄報切《正韻》蒲報切,𠀤音菢。 《說文》晞也。 《書·泰誓》敢行暴虐。 《傳》敢行酷暴,虐殺無辜。 又《禮·王制》田不以禮,曰暴天物。 《疏》是暴害天之所生之物。 又《周禮·秋官·禁暴氏疏》禁民不得相陵暴。 又《詩·邶風》終風且暴。 《傳》暴,疾也。 《疏》大風暴起也。 又《詩·鄭風》䄠裼暴虎。 《傳》空手以搏之。 又《荀子·富國篇》暴暴如丘山。 《註》暴暴,卒起之貌。 又《史記·項羽紀》何興之暴也。 《博雅》暴,猝也。 又《管子·乗馬篇》方六里命之曰暴,五暴命之曰部。 《又》十家而連,五連而暴。 又地名。 《左傳·文八年》公子遂會雒戎,盟于暴。 《註》暴,鄭地。 又姓。 《前漢·雋不疑傳》暴勝之爲直指使者。 又《廣韻》蒲木切《集韻》《韻會》《正韻》步木切,𠀤音僕。日乾也。俗作曝。 《小爾雅》暴,曬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㡛氏》晝暴諸日。 《孟子》一日暴之。 《荀子·富國篇》聲名足以暴炙之。 又《孟子》暴之於民,而民受之。 《朱註》暴,顯也。 又《後漢·竇融傳》皆近事暴著。 《註》暴,露也。 又《集韻》北角切,音剝。 《爾雅·釋詁》毗劉,暴樂也。 《疏》木枝葉稀疎不均爲暴樂。 又白各切,音泊。 又備沃切,音雹。義𠀤同。 又弼角切,音雹。藃暴,乾橈也。 又㿺或作暴,墳起也。 又《韻補》叶蒲故切。 《易林》仁政不暴,鳳皇來戊。四時順節,民安其處。藃字原从蒿从攵作。
『禁』《唐韻》《集韻》《韻會》𠀤居䕃切,今去聲。制也,勝也,戒也,謹也,止也。 《易·繫辭》禁民爲非曰義。 又天子所居曰禁。 《蔡邕曰》漢制,天子所居門閤有禁,非侍御之臣不得妄入,稱禁中。避元后父名,攺省中。 又承酒尊之器。 《禮·禮器》大夫士棜禁。 《疏》承尊者皆用禁,名之禁者,因爲酒戒也。 又樂名。 《周禮·春官·鞮鞻氏掌四夷之樂註》東方曰韎,南方曰任,西方曰侏離,北方曰禁。亦作僸。 又《說文》吉凶之忌。 又《小爾雅》禁,錄也。 又姓。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吟切,音金。力所勝也,當也,刧持也。 《前漢·咸宣傳》猶弗能禁。 又同紟。紟,帶也。 《荀子·非十二子篇》其纓禁緩。
『非』《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𠀤音飛。 《說文》違也。从飛下翄,取其相背。 《玉篇》不是也。 《書·說命》無恥過作非。 《易·繫辭》辨是與非。 又《玉篇》下也。 又《玉篇》隱也。 又《增韻》訾也。 《孝經·五𠛬章》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 又《玉篇》責也。 《前漢·魏相傳》使當世責人非我。 又山名。 《山海經》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 又姓。 《風俗通》非子,伯益之後。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𡚱尾切,音斐。 《集韻》本作誹。謗也。 《前漢·食貨志》不入言而腹非。 《史記·平準書》作腹誹。 又《鼂錯傳》非謗不治。 《註》非,讀曰誹。 又《韻會》方未切,音沸。本作誹。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