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倒倒


   不端正的样子,形容行动不稳的样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wāi wāi dǎo dǎo
成语注音 ㄨㄞ ㄨㄞ ㄉㄠˇ ㄉㄠˇ
成语简拼 wwdd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英文 unsteady(irregular)
成语组合  AABB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不端正的样子,形容行动不稳的样子。


近义词




成语示例


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18回:“歪歪倒倒地朝前院客堂而来。”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欧阳山《三家巷》:“他把那些歪歪倒倒的柜子、架子、桌子、椅子都扶了起来。”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不正,偏斜:~斜。~曲(qū)。 不正当,不正派的:~理。~诗。~才。~风。 侧卧休息:我~一会儿。

不正,偏斜:~斜。~曲(qū)。 不正当,不正派的:~理。~诗。~才。~风。 侧卧休息:我~一会儿。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手。~换。~车。~卖。~仓。~戈。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立。~挂。~影。~置。 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水。~茶。 反过来,相反地:~行逆施。反攻~算。~贴。 向后,往后退:~退。~车。 却:东西~不坏,就是旧了点。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手。~换。~车。~卖。~仓。~戈。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立。~挂。~影。~置。 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水。~茶。 反过来,相反地:~行逆施。反攻~算。~贴。 向后,往后退:~退。~车。 却:东西~不坏,就是旧了点。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歪』

《字彙》烏乖切,音崴。不正也。○按此乃竵之俗字。《正字通》云:《說文》竵訓不正,俗合不正二字改作歪,《字彙》訓與竵同,不知歪卽竵之譌。別見立部竵字註。

『歪』

《字彙》烏乖切,音崴。不正也。○按此乃竵之俗字。《正字通》云:《說文》竵訓不正,俗合不正二字改作歪,《字彙》訓與竵同,不知歪卽竵之譌。別見立部竵字註。

『倒』

《廣韻》《正韻》都皓切《集韻》《韻會》覩老切,𠀤刀上聲。什也。  又絕倒,極笑也。 《晉書·衞玠傳》王澄有高名,每聞玠言,輒歎息絕倒。  又傾倒。 《杜甫詩》志士懷感傷,心胷已傾倒。  又潦倒。 《北魏書·崔瞻傳》魏天保以後重吏事,謂容止蘊藉者爲潦倒。瞻終不改。  又《揚子·方言》大袴謂之倒頓。 《註》今雹袴也。  又《集韻》《韻會》刀號切《正韻》都導切,𠀤音到。 《詩·齊風》顚之倒之,自公召之。 《禮·喪大記》小斂之衣,祭服不倒。 《註》死者所用衣,多不盡著,有倒者,惟祭服尊其領,不倒也。 《韓非子·難言篇》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賢聖莫能聽。  又叶董五切,音覩。 《季尤平樂觀賦》或以馳騁,覆車顚倒。烏獲扛鼎,千鈞若羽。  又叶都故切,音妒。 《焦氏·易林》衣裳顚倒,爲王來呼。呼去聲。

『倒』

《廣韻》《正韻》都皓切《集韻》《韻會》覩老切,𠀤刀上聲。什也。  又絕倒,極笑也。 《晉書·衞玠傳》王澄有高名,每聞玠言,輒歎息絕倒。  又傾倒。 《杜甫詩》志士懷感傷,心胷已傾倒。  又潦倒。 《北魏書·崔瞻傳》魏天保以後重吏事,謂容止蘊藉者爲潦倒。瞻終不改。  又《揚子·方言》大袴謂之倒頓。 《註》今雹袴也。  又《集韻》《韻會》刀號切《正韻》都導切,𠀤音到。 《詩·齊風》顚之倒之,自公召之。 《禮·喪大記》小斂之衣,祭服不倒。 《註》死者所用衣,多不盡著,有倒者,惟祭服尊其領,不倒也。 《韓非子·難言篇》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賢聖莫能聽。  又叶董五切,音覩。 《季尤平樂觀賦》或以馳騁,覆車顚倒。烏獲扛鼎,千鈞若羽。  又叶都故切,音妒。 《焦氏·易林》衣裳顚倒,爲王來呼。呼去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