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活来


   指因极度的疼痛或悲哀;晕过去;又活过来。多形容被打得很惨;或哭得很厉害。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ǐ qù huó lái
成语注音 ㄙˇ ㄑㄨˋ ㄏㄨㄛˊ ㄌㄞˊ
成语简拼 sqhl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死去活來
成语英文 hovering between life and death(be half dead and half alive)
成语法文 errer entre la vie et la mort(tomber en syncope)
成语日文 極(きわ)めて悲(かな)しんだり苦(くる)しんだりするさま,艖(み)も世(よ)もないほど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因极度的疼痛或悲哀;晕过去;又活过来。多形容被打得很惨;或哭得很厉害。



反义词



成语示例


柳知府已经吓得死去活来。(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当下众人将那崔宁与小娘子死去活来拷打一顿。”


成语典故

昏死过去,再苏醒过来。形容人不堪折磨的惨状。也形容极度惊恐、痛苦或悲伤。《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当下众人将那崔宁与小娘子,死去活来拷打了一顿。”《红楼梦》一○○回:“便是小户人家,还要挣一碗饭养活母亲;那里有将现成的闹光了,反害的老人家哭的死去活来的?”《文明小史》三回:“让众官进去,才晓得柳知府已经吓得死去活来。” 并列 晕死过去又苏醒过来。形容极度的哀伤痛苦。《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当下众人将那崔宁与小娘子~拷打一顿。”《红楼梦》25回:“平儿、袭人等更哭的~。”△多用于描写痛苦已极的情形。→半死不活 ?欢天喜地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 不顾生命:~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 固执,坚持到底:~心塌地。~卖力气。 无知觉:睡得~。 不活动,不灵活:~结。~理。~板。 不通达:~胡同。~路一条。 过时,失去作用:~文字。 极,甚:乐~人。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 距离,差别:相~不远。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 除掉,减掉:~掉。~皮。~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 汉语四声之一:~声(a.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b.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生存,有生命的,能生长,与“死”相对:~人。~体。~检。~物。 救活,使人活:~人无数。 在活的状态下:~埋。 逼真地:~脱。~像。 不固定,可移动,或处在进去状态的:~塞(sāi )。~扣。~页本。耳软心~(没主见)。 生动,不呆板,机灵,有生气:~力。 工作或生产品:~儿。~计。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死』

《廣韻》息姊切《集韻》《韻會》《正韻》想姊切,𠀤斯上聲。 《白虎通》死之言澌,精氣窮也。 《釋名》死者,澌也,若冰釋澌然盡也。 《莊子·知北遊》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爲生,散則爲死。 《關尹子·四符篇》生死者,一氣聚散耳。 《禮·曲禮》庶人曰死。 《禮·檀弓》君子曰終,小人曰死。  又《周禮·天官·疾醫註》少曰死,老曰終。  又《山海經》有不死國,在南海大荒中。 《郭璞贊》赤泉駐年,神木養命。稟此遐齡,悠悠無竟。  又圓丘山有不死樹。 《郭璞贊》萬物暫見,人生如寄。不死之樹,壽蔽天地。  又《山海經》流沙之東,黑水之閒,有不死山。  又《劉孟會云》祖州海島產不死草,一株可活一人。  又姓。自、死、獨、膊,代北四姓也。見《氏族略》。  又叶息利切,音四。 《宋玉·九辯》願徼𡴘而有待兮,泊莽莽與埜艸同死。叶上至。 《說文》从人作𣦸。  又𣦹,同。

『去』

《唐韻》《集韻》《韻會》𠀤丘據切,墟去聲。 《說文》人相違也。 《廣韻》離也。 《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 《玉篇》行也。 《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  又棄也。 《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  又《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𠀤墟上聲。 《集韻》徹也。  又藏也。 《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註》去,收藏也。  又《集韻》或作弆。 《前漢·𨻰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 《註》弆,亦藏也。  又《韻會》《正韻》𠀤丘於切,音墟。疾走。 《正字通》同驅。 《詩·小雅》鳥鼠攸去,君子攸芋。 《左傳·僖十五年》秦伯伐晉。卜之,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

『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戸括切,音佸。水名。 《水經》活水,出壷關縣東玷臺下。  又生也。 《詩·周頌》實函斯活。  又《孫穆·雞林類事》高麗方言謂弓曰活。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活切,音括。與𣴠同。活活,水流聲。 《詩·衞風》北流活活。  又汨活,水流疾貌。 《馬融·長笛賦》汨活澎濞。  又《韻補》叶胡決切,音血。 《魯褒錢神論》無位而尊,無勢而熱。危可使安,死可使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