殆无孑遗


   殆:几乎;孑遗:剩余。几乎没有一点余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ài wú jié yí
成语注音 ㄉㄞˋ ㄨˊ ㄐ一ㄝˊ 一ˊ
成语简拼 dwjy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殆無孑遺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殆:几乎;孑遗:剩余。几乎没有一点余剩。


成语示例


至已丑为西兵所败,故境内残灭,殆无孑遗。(清 归庄《黄孝子传》)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晋·周祗《与刘裕书谏伐蜀》:“然益土荒残,野无青草,成都之内,殆无孑遗。”


成语典故

殆:几乎。孑遗:余剩。几乎没有一点余剩。晋.周祗《与刘裕书谏伐蜀》:“然益土荒残,野无青草,成都之内,殆无孑遗。”益:益州。清.归庄《黄孝子传》:“至己丑为西兵所败,故境内遭残灭,殆无孑遗。” 述宾 几乎没有一点余剩。晋·周祗《与刘裕书谏伐蜀》:“然益土荒残,野无青草,成都之内,~。”△用于财物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危:危~。危乎~哉。知足不辱,知止不~(懂得满足不贪心就不会受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遭到危险)。 大概,几乎:伤亡~尽。 古同“怠”,懈怠。

单独,孤单:~然一身。茕茕~立。~遗生物(活化石)。 〔~孓〕蚊的幼虫。通称“跟头虫”。 古同“戟”,古代兵器名。

丢失:~失。~落。 漏掉:~忘。~漏。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路不拾~。 余,留:~留。~俗。~闻。~址。~风。~憾。~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死人留下的:~骨。~言。~嘱。 不自觉地排泄:~尿。~精。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传。 抛弃:~弃。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殆』

《唐韻》徒亥切《集韻》《韻會》《正韻》蕩亥切,𠀤駘上聲。 《說文》危也。 《禮·祭義》不敢以先父母之體行殆。  又近也。 《詩·小雅》無小人殆。 《箋》言無與小人近。  又始也。 《詩·豳風》殆及公子同歸。 《毛傳》殆,始也。  又將也,幾也。 《易·繫辭》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 《禮·檀弓》殆不可伐。  又《賈誼·新書》志操精果謂之誠,反誠爲殆。  又與怠通。 《左傳·昭五年》滋敝邑休殆。  又叶養里切,音以。 《楚辭·天問》女歧縫裳,而館同爰止。何顚易厥首,而親以逢殆。

『无』

《唐韻》武夫切,音巫。 《說文》𣞣,亡也。奇字,无通𣞣。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 《易·乾卦》无咎。 《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 《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 《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𠀤音巫。 《說文》亡也。 《玉篇》不有也。 《書·舜典》剛而無虐,𥳑而無傲。  又《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又《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 《註》虛無皆有閒隙。 《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又《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 《註》無,猶不也。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又姓。 《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又《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又文無,藥名。 《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又《說文奇字》作无。 《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又《集韻》或作亡。 《詩·衞風》何有何亡。  又通作毋。書,無逸。 《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又通作毛。 《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 《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 《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 《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又《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 《集韻》無或作橆。韻會,𣞣本古文蕃𣞣字。篆借爲有無字。李斯變隷變林爲四點。〇按說文𣠮,从亡無聲,在亡部。至蕃橆之橆,在林部。音義各別,不云相通。且有無與蕃橆義尤相反,不應借用。玉篇集韻韻會俱非。韻會蕃橆作蕃𣞣,尤非。  又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又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孑』

《廣韻》居列切《集韻》《韻會》吉列切《正韻》古屑切,𠀤音結。 《說文》人無右臂形。 《玉篇》單也,餘也,後也,短也。 《集韻》健也。 《詩·大雅》靡有孑遺。言周之民無復有遺者。  又孑孑,特出貌。 《詩·鄘風》孑孑干旌。  又戟也。 《周禮·夏官·大司馬司戈盾註》戈有旁出者爲句孑。 《左傳·莊四年》楚武王荆尸,授師孑焉以伐隨。 《揚子·方言》凡戟而無刅謂之孑。俗作𨥂。  又孑孒,水中赤蟲。游水際,遇人則沈。俗呼沙蟲。一名蜎蠉。 《淮南子·說林訓》孑孒爲蟁。 《註》倒跂蟲也,化爲蟁。蟁卽蚊也。  又姓。見《奇姓通》。  又《集韻》激質切,音吉。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