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编裂简


   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零散不整的诗文字画。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án biān liè jiǎn
成语注音 ㄘㄢˊ ㄅ一ㄢ ㄌ一ㄝˋ ㄐ一ㄢˇ
成语简拼 cblj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殘編裂簡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零散不整的诗文字画。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经籍会通三》:“古书历世兵革洊更,间有残编裂简,仅以空名,寓于载籍。辑录之家,存而不论。”


成语典故

同“残编断简”。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古书历世兵革洊更,间有残编裂简,仅以空名,寓于载籍。辑录之家,存而不论。” 见“断简残编”。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3:“古书历世兵革洊更,间有~,仅以空名,寓于载籍。辑录之家,存而不论。”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用细条或带形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结。~织。~扎。 按一定的原则、规则或次序来组织或排列:~排。~目(编制目录或指已编成的目录)。~次。~年。~订。~配。~码。 把材料加以适当的组织排列而成为书籍、报刊、广播电视节目等:~写。~译。~审。~修。~纂。~印。 创作:~剧。~导。 捏造:~瞎话。 成本的书按内容划分的部分:正~。续~。简~。

破开,开了缝(fèng ):~开。~纹。~缝。~痕。~变(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其他原子核,并放出中子的过程)。~隙。~罅(裂缝)。分~。破~。决~。割~。扯~。

物体的两部分向两旁分开:~着怀。

古代用来写字的竹板:竹~。~牍。~策。~册。 书信:~帖。~札。信~。书~。 不复杂:~单。~易。~略。~要。~便。~洁。~练。册繁就~。言~意赅。 选择:~拔。~选。~任。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裂』

《唐韻》《正韻》良辥切《集韻》力蘖切《韻會》力辥切,𠀤音列。 《說文》繒餘。 《徐曰》裁剪之餘也。  又《廣韻》襞裂,破也。 《禮·內則》衣裳䘺裂,紉箴請補綴。 《晏子·雜下篇》女子而男其飾者,裂其衣,斷其帶。  又滅裂。 《莊子·則陽篇》治民焉,勿滅裂。  又《韻會》力制切,音例。與厲通。 《禮·內則註》鞶,小囊,盛帨巾者,男用韋,女用繒,有緣飾之,則是鞶裂與。 《疏》案傳作鞶厲,古時通爲一字。  又人名。 《春秋·隱二年》紀裂繻來逆女。 《說文》作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