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忝厥职


   毋:不要;忝:辱,谦词;毋忝:无愧于;厥:其。不要辱没自己的职守。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wú tiǎn jué zhí
成语简拼 wtjz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毋:不要;忝:辱,谦词;毋忝:无愧于;厥:其。不要辱没自己的职守。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王韬《淞隐漫录?申江十美》:“当请之氤氲使者,令其管领十二月名花,庶几毋忝厥职。”


成语典故

清·王韬《淞隐漫录?申江十美》:“当请之氤氲使者,令其管领十二月名花,庶几毋忝厥职。”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不要,不可以:~妄言。宁缺~滥。 不:~庸。~宁(nìng )。 姓。

辱,有愧于,常用作谦辞:~在知交。~属知己。~列门墙(愧在师门)。~为人师。

气闭,昏倒:昏~。痰~。 其他的,那个的:~父。~后。 乃,于是:“左丘失明,~有《国语》”。 古同“撅”,掘。 古同“撅”,断木。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毋』

《唐韻》武扶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𠀤音無。 《說文》止之也。其字从女,內有一畫,象姦之形。禁止之,勿令姦。 《禮·曲禮》毋不敬。 《註》毋,止之辭。古人云:毋,猶今人言莫也。  又《儀禮·士相見禮》毋上于面,毋下于帶。 《鄭註》古文毋爲無。 《賈公彥疏》今不从者。《說文》云毋,禁辭,故不从有無之無也。  又將毋、毋乃,皆發問之辭,與無通。 《韓詩外傳》客有見周公者,曰:入乎將毋。公曰:請入。坐乎將毋。公曰:請坐。言乎將毋。公唯唯。  又姓。 《廣韻》毋丘或爲毋氏。  又漢複姓,八氏。《漢書·貨殖傳》有毋鹽氏,巨富,齊毋鹽邑大夫之後。漢有執金吾東海毋將隆、將作,大匠毋丘興。《風俗通》有樂安毋車伯奇,爲下邳相,有主簿步邵南,時人稱毋車府君步主簿。《何氏姓苑》云有毋終氏,《左傳》魯大夫兹毋還、晉大夫綦毋張,《漢書》有巨毋霸,王莽改爲巨毋氏。  又甯毋,地名。 《穀梁傳》作寧毋。毋音無。  又茂后反。 《公羊傳》音同。  又《集韻》《韻會》𠀤迷浮切,音謀。毋追,夏后氏緇布冠名。 《禮·郊特牲》毋追,夏后氏之道也。  又《集韻》罔甫切,音武。與䳇、鵡同。鸚䳇,鳥名。或从武,亦省作毋。 與父母之母不同。

『忝』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點切,音餂。 《說文》辱也。 《書·堯典》否德忝帝位。 《詩·小雅》無忝爾所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念切,音舚。義同。

『厥』

《唐韻》《集韻》《韻會》𠀤居月切,音蕨。 《說文》發石也。从厂,欮聲。 《玉篇》短也。 《爾雅·釋言》其也。 《周禮·地官·鄕大夫之職》厥明。 《註》其也。  又《前漢·諸侯王表》漢諸侯王厥角稽首。 《註》應劭曰:厥者,頓也。角者,頟角也。  又姓。 《韻會》京兆人,漢賜衡山王妾厥氏。  又《韻會》九勿切,音𠜾。突厥世居金山,工於鐵作,金山狀如兜鍪。俗呼兜鍪爲突厥,因爲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