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踦 , 春秋 鲁国 的一个儿童,在参加抗击 齐国 的战斗中牺牲。 鲁国 破格以成年礼葬之。踦,亦作“ 錡 ”。事见《左传·哀公十一年》及《礼记·檀弓下》。后因以“汪踦卫国”作为儿童救国的典型事例。 鲁迅 《花边文学·小童挡驾》:“即使到
汪踦 , 春秋 鲁国 的一个儿童,在参加抗击 齐国 的战斗中牺牲。 鲁国 破格以成年礼葬之。踦,亦作“ 錡 ”。事见《左传·哀公十一年》及《礼记·檀弓下》。后因以“汪踦卫国”作为儿童救国的典型事例。 鲁迅 《花边文学·小童挡驾》:“即使到
《左传.哀公十一年》载:齐 鲁交战,鲁儿童汪踦抗敌牺牲。孔子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也。”于是破格以成人礼葬之。殇,杨伯峻注:“未成人而死,其丧服降于成人。”踦,或作锜。后以“汪踦卫国”称扬儿童英勇救国。鲁迅《花边文学.小童挡驾》:“即使到了紧要关头,也还是什么‘木兰从军’、‘汪踦卫国’,要推出‘女子与小人’去搪塞的。”
深广:~洋大海。 液体聚集在一个地方:地上~着水。~~(①眼里充满眼泪的样子;②象声词,形容狗叫声)。 量词,用于液体:一~水。 姓。
脚:“其狱一~腓一~屦而当死。” 跛:“其跳者~也。”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 姓。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烏光切,音尫。 《說文》深廣也。 《淮南子·俶眞訓》汪然平靜,寂然淸澄。 《後漢·黃憲傳》叔度汪汪若千頃波。 又池也。 《通俗文》停水曰汪,池之汙濁者。 《揚子·方言》楚謂之汪,閩謂之洋。 《左傳·桓十五年》祭仲殺雍糾,尸諸周氏之汪。 又大貌。 《晉語》汪是土也。 又《楊萬里·擬楚辭》誕寘之祝融之汪。 《註》謂南海也。 又水名。 《水經注》潢水一名汪水,與洈水合,至沛入泗。 又姓。 《廣韻》汪芒氏之後。 《姓苑》新安人。 又《廣韻》紆往切《集韻》嫗枉切,𠀤音枉。 《後漢·郡國志》汪陶,縣名。屬鴈門。 《前漢志》作𣳫。 又《廣韻》烏浪切《集韻》烏曠切,𠀤音䤑。停水臭也。或从廣作瀇,从枉作㳹。 又《集韻》烏宏切。與泓同。水貌。 《說文》作𣳫。
『踦』《唐韻》去奇切《集韻》《韻會》丘奇切,𠀤音欹。 《說文》一足也。 《博雅》蹇也。 《揚子·方言》踦,奇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閒,凡全物而體不具謂之倚。梁楚之閒謂之踦。雍梁之西郊,凡嘼支體不具者謂之踦。 《廣韻》亦作㞆。 又《前漢·段會宗傳》亦足以復鴈門之踦。 《註》應劭曰:踦,隻也。踦隻,不偶也。 又《左思·蜀都賦》山阜猥積而踦嶇。 《註》傾側也。○按與崎同。 又《集韻》巨綺切,音技。足脛也。 《爾雅·釋畜》左白踦。 《註》前左脚白。 又《釋蟲》蠨蛸長踦。 《註》小鼄鼅長脚者。 又《廣韻》居綺切《集韻》《韻會》舉綺切,𠀤音掎。 《公羊傳·成二年》相與踦閭而語。 《註》閭,當道門。閉一扇,開一扇,一人在外,一人在內,曰踦閭。 《韓非子·亡徵篇》必其治亂,其强弱相踦者也。 又《集韻》於義切,音倚。義同。 又《集韻》語綺切,音蟻。觸也。 《莊子·養生主》膝之所踦。 《音義》刺也。 又《集韻》居宜切,音羈。與羇同。旅寓。 又《揚子·太𤣥經》益以踦贏二贊成三百六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