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汲于富贵


   汲汲:急切的样子。指热衷于富贵利禄。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ī jī yú fù guì
成语简拼 jjyfg
成语字数  5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汲汲:急切的样子。指热衷于富贵利禄。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柳开《应责》:“圣贤异带而同出,其出之也,岂以汲汲于富贵,私丰于己之身也?将以区区于仁义,公知于古之道也。”


成语典故

汲汲:竭力求取的样子。指热衷于富贵利禄。《汉书.扬雄传上》:“清静亡为,少嗜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述补 贪图名利富贵。宋·柳开《应责》:“圣坚异代而同出,其出之也,岂以~,私丰于己之身也?将以区区于仁义,公行于古之道也。”△贬义。用于指人热衷功名利禄。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从井里打水:~水。~引(a.汲水;b.吸取)。 〔~~〕形容心情急切、努力追求,如“~~于富贵”。 姓。

从井里打水:~水。~引(a.汲水;b.吸取)。 〔~~〕形容心情急切、努力追求,如“~~于富贵”。 姓。

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 姓。

财产、财物多:~有。~足。~饶。~庶。~裕。~强。~豪。财~。~国强兵。 充裕,充足:~余。~态。~丽堂皇。 姓。

价钱高,与“贱”相对:~贱(a.价格的高低;b.指人的地位高低;c.方言,无论如何)。春雨~如油。 指地位高:~族。~戚。~望(尊贵的门第和声望)。 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国。~庚(请问别人年龄)。~姓。~干(gàn )(问人要做什么)。 特别好的,重要的:~重(zhòng )。珍~。尊~。民为~。 值得看重,重视:可~。 指中国贵州省:云~高原。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汲』

《唐韻》《正韻》居立切《集韻》《韻會》訖立切,𠀤音急。 《說文》引水於井也。 《易·井卦》可用汲,王明𠀤受其福。 《莊子·至樂篇》綆短者,不可以汲深。  又《廣韻》引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大汲其版。 《註》汲,引也。 《郭璞·江賦》幷吞沅灃,汲引沮漳。  又汲汲,不休息貌。 《博雅》孜孜汲汲,劇也。 《前漢·揚雄傳》不汲汲於富貴。 《文子·上德篇》君子日汲汲以成煇。  又縣名。屬河內郡。 《史記·魏世家》城垝津以臨河內,河內共汲必危。 《廣輿記》汲縣,故汲郡,治今屬衞輝府。  又姓。漢汲黯。  又《集韻》極入切,音及。與伋同。伋伋,虛詐貌。或作汲。

『汲』

《唐韻》《正韻》居立切《集韻》《韻會》訖立切,𠀤音急。 《說文》引水於井也。 《易·井卦》可用汲,王明𠀤受其福。 《莊子·至樂篇》綆短者,不可以汲深。  又《廣韻》引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大汲其版。 《註》汲,引也。 《郭璞·江賦》幷吞沅灃,汲引沮漳。  又汲汲,不休息貌。 《博雅》孜孜汲汲,劇也。 《前漢·揚雄傳》不汲汲於富貴。 《文子·上德篇》君子日汲汲以成煇。  又縣名。屬河內郡。 《史記·魏世家》城垝津以臨河內,河內共汲必危。 《廣輿記》汲縣,故汲郡,治今屬衞輝府。  又姓。漢汲黯。  又《集韻》極入切,音及。與伋同。伋伋,虛詐貌。或作汲。

『于』

《唐韻》羽俱切《集韻》《韻會》《正韻》雲俱切,𠀤音迂。 《爾雅·釋詁》于,曰也。  又往也。 《書·大誥》民獻有十夫,予翼以于。 《詩·小雅》王于出征。  又《儀禮·士冠禮》宜之于假。 《註》于,猶爲也。宜之見爲大矣。  又《聘禮》賄在聘于賄。 《註》于讀曰爲。言當視賓之禮,而爲之財也。  又《司馬相如·長門賦敘》因于解悲愁之辭。  又未定之辭。 《公羊傳·僖二十八年》歸于者何。歸于者,罪未定也。  又行貌。 《韓愈·上宰相書》于于焉而來矣。  又于于,自足貌。 《莊子·應帝王》其臥徐徐,其覺于于。  又鐘兩口之閒曰于。 《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鐘,兩欒謂之銑,銑閒謂之于。  又《前漢·元后傳》衣絳緣諸于。 《註》大掖衣也。  又《唐書·元德秀傳》明皇命三百里內刺史縣令,以聲樂集,德秀惟樂工十人,聮袂歌于蔿于。  又草名。 《爾雅·釋草》茜,蔓于。 《註》生水中。一名軒于。 《司馬相如·子虛賦》菴閭軒于。  又木名。 《爾雅·釋木》棧木,于木。 《註》僵木也。江東呼木觡。  又淳于,縣名。今密州安丘縣,古淳于國。  又姓。周武王第二子邘叔之後,以國爲氏,後因去邑爲于。  又淳于,宣于,鮮于,多于,𨷖于,皆複姓。  又三氏姓。勿忸于,阿伏于,見《魏書·官氏志》。  又助語辭。 《詩·召南》于沼于沚。 《朱傳》于,於也。 《周易》《毛詩》於皆作于。于於古通用。  又《集韻》邕俱切,音紆。廣大貌。 《禮·檀弓》邾婁考公之喪,徐君使容居來弔含。有司曰:諸侯之來辱敝邑者,易則易,于則于,易于雜者,未之有也。  又《文王世子》仲尼曰:周公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成王也。聞之曰:爲人臣者,殺其身有益於君,則爲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俱與迂通。  又《正韻》休居切,與吁通。歎辭。 《詩·周南》于嗟麟兮。 《唐韻》哀都切《集韻》《韻會》《正韻》汪胡切,𠀤同烏。 《韻會》隷變作於。古文本象烏形,今但以爲歎辭及語辭字,遂無以爲鴉烏字者矣。  又《爾雅·釋詁註》於乎皆語之韻絕。 《疏》歎辭也。 《書·堯典》僉曰:於,鯀哉。 《詩·周頌》於穆淸廟。  又《周頌》於乎不顯。○按或作嗚烏,音義皆同。  又《廣韻》央居切《集韻》《韻會》《正韻》衣虛切,𠀤音淤。語辭也。 《博雅》於,于也。○按《說文》于訓於也,蓋于於古通用。凡經典語辭皆作于。  又《廣韻》居也。 《韓愈·示兒詩》前榮饌賓親,冠昏之所於。 《朱子·考異》所,或作依。○按所於作依於,則是依之以居也。孔融書,舉杯相於。曹植樂府,心相於。杜甫詩:良友幸相於。卽相依以居之意。  又《揚子·太𤣥經》白舌於於。 《註》多難貌。  又《廣韻》代也。 《集韻》往也。  又地名。 《戰國策》商於之地六百里。  又姓。 《姓氏急就篇》黃帝臣於則造履。 《前漢·功臣表》涉安侯於單。

『富』

《廣韻》《集韻》《韻會》𠀤方副切,否去聲。 《說文》備也。一曰厚也。 《廣韻》豐於財也。 《書·洪範》五福,二曰富。 《周禮·天官·冢宰》二曰祿以馭其富又。 《史記·貨殖傳》本富爲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  又《易·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禮·儒行》不祈多積,多文以爲富。 《莊子·天地篇》有萬不同之謂富。  又《正字通》年富,謂年幼後來齒歷方久也。 《史記·曹相國世家》悼惠王富於春秋。  又《禮·祭義》殷人貴富而尚齒。 《註》臣能世祿曰富。  又貨賄也。 《書·呂𠛬》典獄非訖于威,惟訖于富。 《註》主獄之官,非惟得盡法於權勢,亦得盡法於賄賂之人也。  又姓。 《左傳》周大夫富辰。  又凡充裕皆曰富。 《晉書·夏侯湛傳》文章宏富。 《王接傳》左氏辭義贍富。 《宋書·謝弘微傳》才辭辨富。 《唐書·呂温傳》藻翰精富。 《文心雕龍》經籍深富,辭理遐亘。  又叶渠記切,音忌。 《詩·大雅》何神不富。叶上刺類瘁。 《魯頌》俾爾壽而富。叶上熾下試。  又叶𤰞吉切,音必。 《詩·小雅》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叶上克下又。 《朱傳》又夷益反。富猶甚也。 《說文》从宀畐聲。畐,古福字。俗作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