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疴难起


   沉疴:重病或老病。久患重病,不能下床。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hén kē nán qǐ
成语注音 ㄔㄣˊ ㄎㄜ ㄋㄢˊ ㄑ一ˇ
成语简拼 cknq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一般
成语繁体 沉痾難起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沉疴:重病或老病。久患重病,不能下床。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没(mò)入水中,与“浮”相对:~没。~渣。~浮(喻盛衰消长)。石~大海。~鱼落雁。静影~璧。 落下,陷入:~陷。 重量大:~重。 慎重,不轻浮:~着(zhuó)。~毅。 深切长久,程度深:~思。~滞。~吟。~默。

病:沉~(重病)。染~。养~。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床。~立。~居。~夜。 离开原来的位置:~身。~运。~跑。 开始:~始。~码(最低限度,最低的)。~步。~初。~讫。~源。 拔出,取出:~锚。~获。 领取(凭证):~护照。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伏。~劲。~色。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风。~腻。~敬。~疑。~义。~诉。 长出:~痱子。 拟定:~草。 建造,建立:~房子。白手~家。 群,组,批:一~(一块儿)。 量词,指件,宗:一~案件。 自,从:~小儿就淘气。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掀~。兴(xīng )~。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来。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经得~检验。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沉』

《字彙》同沈。

『疴』

《唐韻》烏何切《集韻》《韻會》於何切,𠀤音阿。病也。 《前漢·五行志》時卽有口疴。亦作痾。  又《廣韻》枯駕切《集韻》丘駕切,𠀤音髂。小兒驚病。 《廣韻》烏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於何切,𠀤音阿。 《玉篇》同疴,病也。 《前漢·五行志》及人謂之痾。痾,病貌。言𡩻深也。 《後漢·五行志》貌之不恭,是謂不肅。時則有下體生上之痾。 《潘岳·閑居賦》常膳載加,舊痾有痊。  又《集韻》阿个切,音椏。義同。

『起』

《廣韻》《正韻》墟里切《集韻》《韻會》口𡴾切,𠀤音杞。 《說文》能立也。 《釋名》起,舉也。平舉體也。 《禮·曲禮》請業則起,請益則起。 《孟子》雞鳴而起。  又《書·益稷》元首起哉。 《疏》言無廢事業。  又《禮·孔子閒居》無聲之樂,氣志旣起。 《註》起,猶行也。  又《禮·儒行》雖危起居,竟信其志。 《註》起居,猶舉事動作也。  又《論語》起予者,商也。 《疏》起,猶發也。  又姓。 《廣韻》出《何氏姓苑》。  又《韻補》叶口舉切。 《易林》明德訖終,虎亂滋起。叶上父。  又叶去九切。 《徐幹·齊都賦》羽族盛興,毛羣盡起。上蔽雲穹,下被臯藪。  又𨑖,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