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轻浮油滑;不诚实。
鲁迅《书信集 550 致王志之》:“歌德派拉君之事,我未注意,此君盖法国礼拜六派,油头滑脑,其到中国来,大概确是搜集小说材料。”
形容人又轻浮,又狡猾。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现在的中国电影,还在很受着这‘才子+流氓’式的影响,里面的英雄,作为‘好人’的英雄,也都是油头滑脑的。”亦作“油头滑脸”。叶圣陶《城中》:“你们想他们那个会的名儿,一批会员又尽是些油头滑脸的小伙子。” 并列 形容人轻浮狡狯。杨朔《春子姑娘》:“一撩白布门帘走出个~的汉子。”△贬义。用于形容不诚实、不正派的人。→油头滑脸 油光水滑
动植物体内所含的脂肪或矿产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和液体,一般不溶于水,容易燃烧:~饼。~布。~彩。~画。~亮。~水(亦指不正常的收益或额外好处)。~轮。~垢。奶~。石~。食~。汽~。添~加醋。 用油或漆涂抹:~刷(a.涂抹油、漆;b.涂抹油、漆的刷子)。 被油弄脏:衣服~了一大片。 狡猾:~滑。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 首领:~子。~目。 方面:他们是一~的。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光溜,不粗涩:~溜。光~。~润。~利。 在光溜的物体表面上溜动:~冰。~雪。~行。~翔。~梯。~坡。 狡诈,不诚实:~头。狡~。~头~脑。 姓。
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髓。~子(❶脑;❷指思考、记忆等能力)。~筋。~海。~际。~壳。~颅。~神经。~下垂体。~积水。~溢血。电~。 头:~袋。~壳。头昏~胀。~满肠肥。 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豆腐~儿。 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薄荷~。
《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正韻》于求切,𠀤音由。水名。 《說文》水出武陵孱陵,東南入江。 《水經注》孱陵縣有白石山,油水所出。 又江夏平春縣有油水。 《水經注》油水,出平春縣西南油溪。 又膏也。 《博物志》積油滿萬石,自然生火。 又石油。 《水經注》高孥洧水肥可然。 《夢溪筆談》鄜延出石油。 《廣輿記》石油出肅州南山。 又猛火油。 《昨夢錄》猛火油,出高麗東數千里。日初出之時,因盛夏日力烘,石極熱則出液,他物遇之,卽爲火,惟眞琉璃器可貯之。 又緹油,車飾。 《後漢·劉𤣥傳》乗鮮車大馬,赤屛泥。 《註》赤屛泥,謂以緹油屛泥於軾前。 又橘名。 《韓彥直·橘錄》油橘,皮似以油飾之,中堅而外黑。 又油油,和謹貌。 《禮·玉藻》三爵而油油以退。 又禾黍光悅貌。 《束皙·補亡詩》厥草油油。 又雲盛貌。 《孟子》天油然作雲。 又《廣韻》《集韻》𠀤余救切,音狖。浩油,地名。 《公羊傳·定四年》公及諸侯盟于浩油。 《註》油音由,一音羊又反。 又與釉同。 《篇海》物有光也。 《蔡襄茶錄》珍膏油其面。
『滑』《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戸八切,音猾。 《說文》利也。 《周禮·天官·食醫》調以滑甘。 《疏》滑者,通利往來。所以調和五味。 又澾也。 《杜甫詩》霜濃木石滑。 又州名。 《舊唐書·地理志》滑州,隋東郡,武德元年改爲滑州。 又水名。 《山海經》求如之山,滑水出焉。 又《廣輿記》滑河,經滑縣北而東,滑最大,自洛以西,百水皆會於滑。 又古國名。 《左傳·襄二十九年》虞虢焦滑。 又鄭地名。 《春秋·莊三年》公次子滑。 又珠名。 《沈懷遠·南越志》走珠之次爲滑珠。 又姓,漢滑興。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忽切,音骨。亂也。 《晉語》置不仁以滑其中。 又治也。 《莊子·繕性篇》滑欲於俗思,以求致其明。 又滑稽,謂俳諧也。 《楚辭·卜居》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 又混也。 《楚辭·漁父》滑其泥而揚其波。 又與汨同。滑滑,水流貌。 《焦氏·易林》湧泉滑滑。 又《廣韻》戸骨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骨切,𠀤音搰。亦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