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血涟如


   涟如:血泪不止。哭得流泪如同流血。形容极度悲伤。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ì xuè lián rú
成语注音 ㄑ一ˋ ㄒㄩㄝˋ ㄌ一ㄢˊ ㄖㄨˊ
成语简拼 qxlr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泣血漣如
成语结构  补充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涟如:血泪不止。哭得流泪如同流血。形容极度悲伤。


成语示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瑜传》:“臣在下土,听闻歌谣,骄臣虐政之事,远近呼嗟之音,窃为辛楚,泣血涟如。”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周易·屯》:“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成语典故

泣血:泪尽而继之以血。涟如:泪流不止的样子。 血泪交流。 形容哭得很伤心。语出《易.屯》:“象曰:‘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晋.葛洪《抱朴子.名实》:“亢龙高坠,泣血涟如。”唐.骆宾王《伤祝阿王明府.并序》:“留连啸歌,从容风月,抚心陈迹,泣血涟如。”清.刘大櫆《祭望溪先生文》:“抱痛一世,泣血涟如。” 述补 涟如,涕泪交流的样子。哭泣出血涟涟。语出《易经·屯》:“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后汉书·刘瑜传》:“臣在下土,听闻歌谣,骄臣虐政之事,远近呼嗟之音,窃为辛楚,~。”△用于形容悲痛至极。→泣血捶膺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小声哭:~诉(哭着控诉)。抽~。哭~。涕~。 眼泪:饮~。~下如雨。~血(a.流眼泪没有声,像出血那样;b.指在丧事期)。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型。~脂。~压。~糖。~迹。~汗。~泪。~洗。~书。~雨腥风。~海深仇。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统。~缘。 喻刚强热烈:~性。~气方刚。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水面被风吹起的波纹:~漪。 〔~水〕a.水名,在中国湖南省;b.地名,在中国江苏省。 泪流不断的样子:~~。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到,往:~厕。 假若,假设:~果。~若。假~。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与,和:“公~大夫入”。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 表示举例:例~。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泣』

《廣韻》去急切《集韻》《韻會》《正韻》乞及切,𠀤音湇。 《說文》無聲出涕也。 《徐鉉曰》泣,哭之細也。 《禮·檀弓》泣血三年。  又《集韻》力入切,音立。猋泣,疾貌。  又與澀通。血凝不消也。 《素問》寒氣容于背兪之脈,則血脈泣。

『血』

《唐韻》《集韻》《韻會》𠀤呼決切,音泬。 《類篇》祭所薦牲血。从皿,一,象血形。 《釋名》血,濊也,出于肉,流而濊濊也。 《關尹子·四符篇》一爲父,故受氣于父,氣爲水。二爲母,故受血于母,血爲火。 《易·說卦傳》坎爲血卦。 《疏》取其人之有血,猶地有水也。 《禮·中庸》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  又《大戴禮》血者猶血。 《註》血,憂色也。  又《山海經》兪者之山有木曰白咎,可以血玉。 《註》謂染玉可以作光彩。  又《詩·鄭風·茹藘疏》陸璣云:茹藘,一名地血。  又《韻補》胡桂切,叶音惠。 《劉向·九歎》晉申生之離讒兮,荆和氏之泣血,吳子胥之抉眼兮,王子比干之橫廢。  又《毛詩古音攷》音綌,鼠思泣血,無言不疾。 《宋玉·高唐賦》弭節奄忽,蹄足灑血。舉功先得,獲車已實。

『如』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𠀤音鴽。 《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 《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 《易·離卦》突如其來如。 《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又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 《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又月名。 《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又語助辭。 《論語》恂恂如也。 《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又凉如。縣名。 《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又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 《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又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又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又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𠀤見《禪燈錄》。  又𤣎如,獸名。瞿如,鳥名。𠀤見《山海經》。  又通作而。 《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 《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又《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𠀤音茹。 《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 《註》舉去聲。  又《集韻》《類篇》𠀤乃箇切,音那。亦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