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症结


   洞见:清楚地看到;症结:肚子里结块的病,比喻问题的关键。比喻事情的纠葛或问题的关键所在。形容观察锐利,看到了问题的关键。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òng jiàn zhèng jié
成语注音 ㄉㄨㄥˋ ㄐ一ㄢˋ ㄓㄥˋ ㄐ一ㄝˊ
成语简拼 djzj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洞見癥結
成语英文 discern clearly the crucial reason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洞见:清楚地看到;症结:肚子里结块的病,比喻问题的关键。比喻事情的纠葛或问题的关键所在。形容观察锐利,看到了问题的关键。


近义词



成语示例


香畹首肯曰:“斯言洞见症结矣。”(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四》:“(香畹首肯曰)斯言洞见症结矣。”


成语典故

比喻明察隐微、关键。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 “香畹首肯曰: ‘斯言洞见症结矣。’”●《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长桑君〕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 ‘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 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症结: 病灶。扁鹊:春秋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鄚(今河北任丘)人。长桑君: 扁鹊之师。相传长桑君曾送给扁鹊一种药,令饮上池水,扁鹊服后三十天,竟能隔墙见人,洞察病人五藏内的病灶。 述宾 洞见,看得很透彻。症结,肚子里结块的病,比喻问题的关键。形容观察敏锐,能看到问题的关键。语本《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梁启超《王荆公传》16章:“章氏此论,言公所以见沮之故,可谓~。”※症,不读作zhèng。△褒义。多用来称颂目光锐利,善于分析和正确判断的人。→洞察一切 洞察秋毫 洞若观火 ?熟视无睹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窟窿,深穴,孔:~穴。山~。~箫。空~。漏~。~府。~天。 打洞,打成洞(穿透):一狼~其中。 透彻地,清楚地:~悉。~穿。 说数字时用来代替零。

病,病状:病~。~状。~候。不治之~。对~下药。

〔~结〕a.腹内结块的病;b.喻问题难解决的关键。 (癥)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洞』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弄切,音恫。 《說文》疾流也。 《班固·西都賦》潰渭洞河。  又深也,朗徹也。 《顏延之詩》識密鑒亦洞。  又通也。 《司馬相如·大人賦》洞出鬼谷之堀礨崴魁。  又貫也。亦貫徹之意。 《史記·蘇秦傳》遠者括臂洞胸。  又洞洞,質慤貌。 《禮·祭義》洞洞乎屬屬乎如弗勝。  又洞疑,心不定也。 《史記·蘇秦傳》虛喝洞疑。  又幽壑曰洞。  又《後漢·梁冀傳》連房洞戸。 《註》洞,通也。謂相當也。  又洞庭,湖名。  又山名,在長沙。  又《集韻》徒孔切《正韻》徒總切,𠀤音動。義同。  又《廣韻》徒紅切《集韻》徒東切,𠀤音同。洪洞,縣名。  又洚洞,水無涯貌。  又鴻洞,相連貌。 《淮南子·天文訓》天地鴻洞。亦作澒洞。 《枚乗·七發》澒洞兮蒼天。  又《韻補》叶徒當切,音唐。 《道藏歌》開度飛元眞,凝化淪空洞。帝眞始明精,號曰子元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