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乔捎书


   指言而无信的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óng qiáo shāo shū
成语注音 ㄏㄨㄥˊ ㄑ一ㄠˊ ㄕㄠ ㄕㄨ
成语简拼 hqss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洪喬捎書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言而无信的人。



成语示例


我已经很久没有收到家信了,不由得想起“洪乔捎书”的故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大:~水。~大。~福。~荒。~亮。 大水:山~。蓄~。分~。 姓。

顺便给别人带东西:~带。~话。~信。 掠拂:“风~鲪滴难开幌”。 芟除:“拔剑~罗网”。

稍微向后倒退(多指骡马等):往后~。 退:~色。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洪』

《唐韻》戸公切《集韻》《正韻》胡公切,𠀤音紅。 《說文》洚水也。 《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  又大也。 《書·大誥》洪惟我幼冲人。  又水名,在東郡。 《水經》濟水故瀆,又北右合洪水。  又澤名。 《廣輿記》洪澤,在淮安府山陽縣界。  又《揚子·方言》石阻河流爲洪。 《田藝蘅煑泉小品》澤感而山不應,則怒而爲洪。 《漫叟詩話》灘石湍激其中,深僅可容舟者,謂之洪。  又射洪,縣名。 《廣輿記》潼川州有射洪縣。  又州名。 《韻會》漢豫章郡,隋置洪州。  又井名,在豫章郡散原山西北。 《水經注》洪井飛流,懸注無底。  又山名。 《廣輿記》在福寧州城南。  又《輟耕錄》脈以浮而有力爲洪。  又姓。 《廣韻》共工氏之後,本姓共氏。  又通作鴻。 《史記·河渠書》禹抑鴻水。  又《集韻》古巷切,音絳。水名。義同洚水之洚。

『捎』

《唐韻》《正韻》所交切《集韻》《韻會》師交切,𠀤音筲。 《說文》自關以西,凡取物之上者爲撟捎。 《揚子·方言》撟捎,選也。 《郭璞註》此妙擇積聚者也。  又《廣韻》芟也。 《史記·龜筴傳》以夜捎兔絲去之。  又《增韻》掠也。 《揚雄·校獵賦》曳捎星之旃。 《註》捎,拂也。 《杜甫詩》花妥鸎捎蝶。  又蒲捎,良馬名。  又《集韻》山巧切,音稍。擊也。同𢾐。  又《類篇》所敎切,稍去聲。攴也。  又《唐韻》相邀切《集韻》《韻會》思邀切,𠀤音宵。除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以其圍之阞捎其藪。 《註》阞三分之一也。藪者,衆輻之所趨也。 《馬融·廣成頌》捎罔兩,拂游光。  又搖捎,動貌。  又《正韻》先彫切,音蕭。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