浃髓沦肤


   浃:通,透;沦:陷入。浸透肌肉,深入骨髓。比喻感受极深。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iā suǐ lún fū
成语注音 ㄐ一ㄚ ㄙㄨㄟˇ ㄌㄨㄣˊ ㄈㄨ
成语简拼 jslf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浹髓淪膚
成语英文 deeply impressed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浃:通,透;沦:陷入。浸透肌肉,深入骨髓。比喻感受极深。


近义词



成语示例


浃髓沦肤都是病,倾囷倒廪更无诗。(宋 范成大《谢江东漕杨廷秀秘监送江东集并索近诗二首》二)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淮南子 原道训》:“不浸于肌肤,不浃于骨髓。”


成语典故

并列 深入到骨髓,浸透了肌体。比喻获得感受、影响非常深刻。明·沈鲸《双珠记·纩衣得诗》:“恩波浩荡及吾徒,~感不磨。”△多用于写人物的领悟程度方面。也作“浃沦肌髓”、“浃髓沦肌”、“沦肌浃髓”、“沦浃肌髓”。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骨头的空腔中像胶状的东西:骨~。精~(喻精华)。 像骨髓的东西:脊~。脑~。延~(后脑的一部分)。 植物茎的中心部分,由薄壁的细胞组成。

水上的波纹:~漪。 沉没(mò),降落:~落。~陷。~亡。沉~。~丧(sàng)。~殁。~肌浃髓(浸透肌肉,深入骨髓。喻感受或中毒深)。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髓』

《集韻》同𩪦。 《釋名》髓,遺也,遺,〈氵匱〉也。 《前漢·禮樂志》浹肌膚而臧骨髓。

『肤』

《廣韻》甫無切。與膚同。 《廣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正韻》方無切,𠀤音跗。 《說文》籀文作臚。 《玉篇》皮也。 《廣韻》皮膚。 《釋名》膚,布也,布在表也。 《詩·衞風》膚如凝脂。 《易·噬嗑》六二噬膚。 《註》膚者,柔脆之物也。  又豕肉爲膚。 《儀禮·聘禮》膚鮮魚鮮腊。 《註》膚,豕肉也。  又切肉爲膚。 《禮·內則》脯羹,兔醢,麋膚。 《註》膚,切肉也。  又《博雅》美也。 《詩·豳風》公孫碩膚。 《傳》膚,美也。  又《博雅》傳也。 《又》離也。 《又》剝也。  又大也。 《詩·小雅》以奏膚公。 《傳》膚,大也。  又《韻會》膚淺,喻在皮膚,不深也。  又《正韻》四指爲膚。 《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膚寸而合。 《註》側手爲膚。  又膚受。 《論語》膚受之愬。 《書·盤庚》今汝聒聒起信險膚。 《傳》起信險僞膚受之言也。  又地名。 《前漢·郊祀志》凡四祠于膚施。 《註》膚施,上郡之縣也。  又人名。 《前漢·古今人表》陽膚。  又《集韻》凌如切,音臚。義同。  又《韻補》叶音浮。 《易林》范子妙材,戮辱傷膚。後相秦國,封爲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