斟:筛酒;酌:饮酒。慢慢地饮着茶酒欣赏。形容悠然自得的样子。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0回:“当下四人对着楼头新月,浅斟低酌。”
朱自清《怀魏握青君》:“一是北方的佳人,一是关西的大汉,都不宜于浅斟低酌。”
从表面到底或外面到里面距离小的,与“深”相对:深~。~滩。~海。屋子进深~。 不久,时间短:年代~。 程度不深的:这篇文章很~。~薄。~尝。~见。~近。~陋。 颜色淡薄:~红。~淡。
〔~~〕流水声。 (淺)
往杯盏里倒饮料:~茶。~酒。 古代指精羹汁:厨人进~。
地势或位置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下,与“高”相对:~空。~地。~谷。~潮。~沉(a.云层厚而低;b.声音低;c.情绪低落)。 矮短:身材~矮。 细小,沉重:~微(a.声音细小;b.身份或地位低)。~吟。 程度差:~级。~能。眼高手~。 卑贱:~贱。~首下心。 等级在下的:~俗。~档商品。 价钱少:~价出售。 俯,头向下垂:~头从事。
斟酒:对~。 饮酒宴会:便~。清~。 考虑,度量:~办。~定。~情。斟~。~加修改。
《廣韻》職深切《集韻》《韻會》《正韻》諸深切,𠀤音針。 《說文》勺也。 《楚辭·天問》彭鏗斟雉帝何饗。 《註》斟,勺也。 又《周語》而後王斟酌也。 《註》斟,取也。 又《後漢·馮衍傳》意斟愖而不澹。 《註》斟愖,猶遲疑也。 又《揚子·方言》斟,益也。 《註》言斟酌而益之。 又《玉篇》計也。 又國名。 《左傳·襄四年》滅斟灌及斟尋氏。 《註》二國,夏同姓諸侯,仲康之子。 又姓。 《姓氏急就篇》漢博士斟尚。
『低』《廣韻》都奚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𠀤底平聲。高之反也,俛也,垂也。 《史記·孔子世家贊》低回,留之不能去。 又《談藪》王元景大醉,楊彥遵曰:何太低昂。荅曰:黍熟頭低,麥熟頭昂,黍麥俱有,所以低昂。 又作氐。 《前漢·食貨志》封君皆氐首卬給。 《又》其賈氐賤減平。俱同低。
『酌』《唐韻》之若切《集韻》《韻會》《正韻》職略切,𠀤音灼。 《說文》盛酒行觴也。 《詩·周南》我姑酌彼金罍。 《禮·郊特牲》縮酌用茅。 《註》酌,猶斟也。酒已泲,則斟之,以實尊彝。 《前漢·蓋寬饒傳》無多酌我,我乃酒狂。 《班固·西都賦》騰酒車以斟酌。 又《博雅》酌,漱也。 《又》益也。 又《禮·曲禮》酒曰淸酌。 《博雅》淸酌,酒也。 又取善而行曰酌。 《左傳·成六年》子爲大政,將酌於民者也。 《註》酌取民心,以爲政。 《禮·坊記》上酌民言,則下天上施。 《註》酌,猶取也。 又參酌也。 《周語》而後王斟酌焉。 《前漢·敘傳》斟酌六經,放易象論。 又地名。 《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平酌侯葘川懿王子。 《註》志屬北海。 又《正字通》武王樂歌,周頌於鑠王師之篇名。酌,亦省作勺。 《禮·內則》十三舞勺。 《註》勺與酌同。 又《集韻》實若切,音杓。挹也。 《左傳·成十四年》不內酌飮。 《釋文》酌,市略反,亦讀章略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