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酒霍肉


   把酒肉当作水浆、豆叶一样。形容饮食的奢侈。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iāng jiǔ huò ròu
成语注音 ㄐ一ㄤ ㄐ一ㄡˇ ㄏㄨㄛˋ ㄖㄡˋ
成语简拼 jjhr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漿酒靃肉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把酒肉当作水浆、豆叶一样。形容饮食的奢侈。


近义词



成语示例


张灯悬彩,浆酒霍肉,竟有昏昏达旦者。(《歧路灯》第九十五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鲍宣传》:“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苍头庐儿,皆用致富。”


成语典故

霍:通“藿”,豆叶。以美酒为水浆,以肉肴当豆叶。形容饮食豪侈浪费。《汉书.鲍宣传》:“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明.袁中道《赵大司马传略》:“〔陈奉〕浆酒霍肉,占歌舞妓,或强淫民子女……民皆怨恨思乱。”亦作“浆酒藿肉”。《宋书.周朗传》:“瓦金皮绣、浆酒藿肉者,故不可称纪。” 见“浆酒藿肉”。《汉书·鲍宣传》:“使奴从宾客,~,苍头庐儿,皆用致富。”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比较浓的液体:豆~。纸~。灰~。~果。~液。 用粉浆或米汤等浸润纱、布、衣服等物:~洗。

同“糨”。

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白~。啤~。料~。鸡尾~。茅台~。~浆。

快,迅速:~闪(闪电)。~地。~然。 〔~~〕a.形容摩擦声、鸟翅振动声、笑声等;b.形容快速闪动。 姓。

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体。~类。~食。肌~。~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身(佛教指肉体)。 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桂圆~。冬瓜~厚。 果实不脆,不酥:~瓤西瓜。 行动迟缓,性子慢:做事真~。 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 极亲密疼爱之称,多用呼子女。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酒』

《唐韻》子酉切,愀上聲。 《說文》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 《釋名》酒,酉也,釀之米麴,酉澤久而味美也。亦言踧也,能否皆彊相踧持飮之也。  又入口咽之,皆踧其面也。 《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淸酒。 《註》事酒,有事而飮也。昔酒,無事而飮也。淸酒,祭祀之酒。 《前漢·食貨志》酒,百藥之長。 《東方朔傳》銷憂者莫若酒。 《江純·酒誥》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成之帝女,一曰杜康。  又𤣥酒,明水也。 《禮·明堂位》夏后氏尚明水,殷尚醴,周尚酒。  又天酒,甘露也。 《瑞應圖》王者施德惠,則甘露降,一名天酒。  又官名。 《周禮·天官》酒正。 《註》酒官之長。 《又》女酒。 《註》女奴曉酒者。  又祭酒,尊稱之號。 《前漢·伍被傳》號爲劉氏祭酒。 《註》祭時惟尊長酹酒也。  又酒旗,星名。 《曹植·酒賦》仰漢旗之景曜,協嘉號於天辰。  又地名。 《左傳·莊二十二年》王與虢公酒泉之邑。 《註》邑在河南。  又《前漢·武帝紀》以其地爲武威酒泉郡。 《註》酒泉,今肅州。  又姓。明有酒好德。  又人名。 《史記·晉世家》靜公俱酒。  又《韻補》叶子小切,音剿。 《詩·鄭風》叔于狩,巷無飮酒。豈無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易林》白茅醴酒,靈巫拜禱。神嘻飮食,使人壽老。  又叶子與切,音苴。 《張超·誚靑衣賦》東向長跪,接狎歡酒。悉請諸靈,邪僻無主。

『霍』

《廣韻》虛郭切《集韻》《韻會》《正韻》忽郭切,𠀤音霩。 《玉篇》揮霍。 《集韻》揮霍,猝遽也。 《陸機·文賦》紛紜揮霍。 《註》揮霍,疾貌。 《馬融·廣成頌》徽嫿霍奕。  又《荀子·議兵篇》霍焉離耳。 《註》霍焉,猶渙焉也。 《司馬相如·大人賦》霍然雲消。  又《揚雄·甘泉賦》翕赫曶霍。 《註》師古曰:開合之貌。 《文選註》曶霍,疾貌。  又《前漢·嚴助傳》夏月暑時,歐泄霍亂之疾。  又《爾雅·釋山》大山宮,小山霍。 《註》宮謂圍繞之。 《疏》小山在中,大山在外,圍繞之。山形若此者名霍,非謂大山名宮,小山名霍也。  又山名。 《爾雅·釋山》江南衡。 《註》衡山,南嶽。 《又》霍山爲南嶽。 《註》卽天柱山。 《疏》衡之與霍,一山而有二名也。本衡山,一名霍山。漢武帝移嶽神於天柱,又名天柱,亦爲霍,故漢已來衡霍別矣。 《註》卽天柱山。此據作註時霍山爲言也。其經之霍山,卽江南衡是也。○按據此註,霍山有二,南嶽衡山及天柱山,皆名霍山。白虎通:南方爲霍,霍之爲言護也。言太陽用事,護養萬物也。風俗通義,衡山,一名霍山者,萬物盛長,垂枝布葉,霍然而大。  又周禮夏官職方氏:河內曰冀州,其山鎭曰霍山。爾雅釋地: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晉語:景霍以爲城。註:景,大也。大霍,晉山名。  又國名。 《書·蔡仲之命傳》武王克商,封弟叔處于霍。 《左傳·閔元年》滅霍。 《註》永安縣有霍大山。霍國,姬姓。  又邑名。 《左傳·哀四年》襲梁及霍。 《註》梁南有霍陽山,蠻子之邑也。 《公羊傳·僖二十一年》會于霍。  又姓。 《廣韻》武王弟霍叔之後也。  又與藿通。 《前漢·鮑宣傳》漿酒霍肉。 《註》劉德曰:視肉如藿也。師古曰:霍,豆菜,貧人茹之。  又《玉篇》鳥飛急疾貌。  又《集韻》歷各切,音洛。艸名。 《爾雅·釋草》枹霍首。  又《集韻》曷各切,音鶴。義同。或作藿。通作隺。  又上聲,音瑣。霍人,地名。 《史記·周勃世家》降下霍人。 《註》正義曰:霍,音瑣,又蘇寡反。師古曰:山寡反。

『肉』

《唐韻》如六切《集韻》《韻會》《正韻》而六切,𠀤音衄。 《說文》胾肉,象形。本書作𠕎。 《易·噬嗑》噬乾肉。 《禮·孔子閒居》觴酒豆肉。 《左傳·莊十年》肉食者鄙。 《管子·水地篇》五藏已具,而後生肉。 《又》心生肉。五肉已具,而後發爲九竅。  又《正字通》禽鳥謂之飛肉。 《揚子·太𤣥經》明珠彈于飛肉,其得不復。  又肉𠛬。 《史記·孝文帝紀》法有肉𠛬三。 《註》黥劓二,左右趾合一,凡三。  又芝草名。 《抱朴子·僊藥卷》五芝者,有石芝,有木芝,有草芝,有肉芝。  又視肉,獸名。見《山海經·郭璞註》視肉,形如牛肝,有兩目,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  又土肉,生海中。色黑,長五寸,大如小兒臂,有腹,無口耳,多足,可炙食。 《本草》李時珍曰:此蟲魚之屬,與土精名封同類。 《郭璞·江賦》土肉石華。  又《本草》人頂生瘡,五色,如櫻桃,破則自頂分裂,連皮剝脫至足,名曰肉人。夏子益奇疾方,常飮牛乳,卽消。  又《釋名》肉,柔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如又切,音輮。錢璧之體。 《爾雅·釋器》肉倍好謂之璧。 《註》肉,邊也。好,孔也。 《釋文》肉,如字。  又如授反。  又錘體爲肉。 《前漢·律歷志》圜而環之,令之肉倍好者。 《註》錘之形如環,體爲肉,孔爲好。  又肥滿也。 《禮·樂記》使其曲直繁瘠,廉肉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而已矣。 《疏》肉謂肥滿。 《又》寬裕肉好,順成和動之音作,而民慈愛。 《註》肥也。 《釋文》𠀤而救反。  又《史記·樂書》寬裕肉好。 《註》肉好,言音之洪美。  又《集韻》儒遇切,音孺。肌肉也。  又《韻會》《正韻》𠀤而由切,音柔。邊也。  又《正字通》音腴。 《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民豐肉而庳。劉昌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