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一左一右的两个小圆髻。《水浒传》第六一回:“ 李逵 戧几根蓬松黄髮,綰两枚浑骨丫髻。”
头上一左一右的两个小圆髻。《水浒传》第六一回:“ 李逵 戧几根蓬松黄髮,綰两枚浑骨丫髻。”
水不清,污浊:~水摸鱼。~浊。 骂人糊涂,不明事理:~人。~话。~蛋。~~噩噩。 全,满:~身。~然。 天然的,淳朴的:~古。~朴。~厚。 简直:“白头搔更短,~欲不胜簪。” 姓。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骼(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àn)。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扇~。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气。
〔~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碌〕滚动(“碌”读轻声)。
分杈的:树~。~杈。 像树枝的分杈:~头(a.古代女孩子头上梳双髻,如树丫杈,因以称女孩子;b.指受役使的女孩子,亦称“丫鬟”。“头”、“鬟”均读轻声)。脚~子。
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丫。~鬟。发~。
《唐韻》《韻會》古忽切《集韻》吉忽切,𠀤音汨。 《說文》肉之覈也。 《釋名》骨,滑也。骨堅而滑也。 《靈樞經》腎主骨,張筋化髓榦,以立身。 《周禮·天官·疾醫》以酸養骨。 《註》酸木味,木根立地中似骨。 《疏》謂似人之骨立肉中者。 《列子·天瑞篇》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屬天,淸而散。屬地,濁而聚。 又牲骨。 《禮·祭統》凡爲俎者,以骨爲主。 《儀禮·鄕射禮註》以骨名肉,骨貴也。 又姓。 《隋書·骨儀傳》骨儀,京兆長安人。 又《唐書·東夷傳》新羅,其族名第一骨,第二骨,以自別。 又苦骨,苦參別名。 又多骨,白荳𦸅別名。見《本草綱目》。
『丫』《廣韻》《集韻》《正韻》𠀤於加切,音鴉。物之岐頭。 《六書統》丫岐,物之耑。象其耑叉分形。 《同文備考》草木之枝,岐而上徹。
『髻』《唐韻》古詣切《集韻》《韻會》《正韻》吉詣切,𠀤音計。 《說文》總髮也。从髟,吉聲。古通用結,此字後人所加。 《史記·陸賈傳》尉佗魋結箕踞。 《漢書註》結讀曰髻。 《玉篇》同䯰。 《集韻》亦作紒。 又《集韻》喫吉切,音詰。 《莊子·達生篇》竈有髻。 《註》髻竈神,著赤衣,狀如美女。 又《集韻》激質切,音吉。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