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寄孤悬


   浮:漂浮不定;寄:寄存;孤:孤独;悬:吊挂。漂浮似地悬挂着。形容做事情没有基础,花架子大。也指形势急迫,很危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ú jì gū xuán
成语简拼 fjgx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浮:漂浮不定;寄:寄存;孤:孤独;悬:吊挂。漂浮似地悬挂着。形容做事情没有基础,花架子大。也指形势急迫,很危险。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韩愈《与鄂州杨中丞书》:“急之则怨,缓之则不用命,浮寄孤悬,形势销弱。”


成语典故

并列 漂浮似的寄存,单独地悬挂。唐·韩愈《与鄂州杨中丞书》:“急之则怨,缓之则不用命,~,形势销弱。”△贬义。用于描写不扎实。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桥。~力。~标。~萍。~泛。~沉。漂~。~光掠影。 表面的:~皮儿。~土。~雕。 空虚,不切实:~夸。~华。 不沉静,不沉着:轻~。~躁。 暂时的:~记。~支。 可移动的:~财。~荡。~吊。~动。 超过,多余:人~于事。 呈现,涌现:~现。~想。 中医指脉搏浮在肌肤表层:~脉。

托付:~托。~存。~情。~怀。~意。 依靠,依附:~居。~食。~生虫。 托人传送,特指由邮局传递:~信。~钱。 认的亲属:~父。~母。~子。

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儿。遗~。托~。~寡鳏独(孤儿,寡妇,无妻或丧妻的人,年老无子女的人)。 单独:~单。~独。~立。~僻。~傲。~茕(单独无依然)。~介。~身。~危。~芳自赏。~苦伶仃。~掌难鸣。~云野鹤(喻闲逸逍遥的人)。 古代帝王的自称:~家。~王。 古同“辜”,辜负。

挂,吊在空中:~垂。~吊。~梯。~河。~心。~念(a.挂念;b.文艺作品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今后命运的伏笔)。~梁刺股。 没有着落,没有结束:~断。~案。~而未决。 距离远:~隔。~殊。 危险:~崖。~乎(“乎”读轻声)。 公开提示:~赏。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浮』

《唐韻》縛牟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𠀤音罘。 《說文》氾也。 《論語》乗桴浮於海。  又順流曰浮。 《書·禹貢》浮于濟漯。  又濟涉腰瓠曰浮。 《淮南子·釋山訓》百人抗浮。 《註》浮,瓠也。  又溢也,過也。 《禮·坊記》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  又先時曰浮。 《書·盤庚》鮮以不浮于天時。  又輕也。 《楚語》疏其穢而鎭其浮。  又浮浮,氣烝貌。 《詩·大雅》烝之浮浮。  又雨雪盛貌。 《詩·小雅》雨雪浮浮。  又衆彊貌《詩·大雅》江漢浮浮。  又浮沉,無定之意。 《詩·小雅》載沉載浮。  又《小爾雅》浮,罰也。謂罰爵也。 《禮·投壷》無偝立,無踰言,若是者浮。  又水名。 《水經注》靑河東北,浮水故瀆出焉。  又山名。 《山海經》竹山西百二十里曰浮山。  又《廣輿記》廣東高州府城東有浮山。  又羅浮,二山名。 《羅浮山記》在增城,博羅二縣境。  又竹名。 《戴凱之·竹譜》浮竹亞節,虛軟厚肉。  又石名。 《左思·吳都賦》浮石若桴。  又天浮,星名。 《甘氏星經》天浮四星,在左旗南北列。主漏刻。  又《莊綽鷄肋編》釣竿之半,繫以荻梗,謂之浮子。  又《甄權脈經》浮爲風爲虛。  又《集韻》普溝切,音桴。漂也。  又《韻補》叶符非切,音肥。 《楚辭·遠遊》指炎神而直馳兮,吾將往乎南疑。覽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

『寄』

《唐韻》《集韻》《韻會》居義切《正韻》吉器切,𠀤音記。 《說文》托也。 《增韻》寓也。 《周語》國無寄寓。 《註》不爲廬舍以寄羈旅之客也。  又《齊語》管子曰:作內政而寄軍令焉。  又《廣韻》附也。 《增韻》傳也。 《禮·王制》東方曰寄。 《註》東方通言之官,謂傳寄東方之言也。  又郊遂寄棘,屛退不率敎者於遠方曰寄。  又《史記·酷吏傳》請寄無所聽。 《註》請寄,猶囑托也。  又寄生,草名。  又寄居,小蟹名。

『孤』

《唐韻》古乎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𠀤音姑。 《說文》無父也。 《釋名》孤,顧也,顧望無所瞻見也。 《禮·曲禮》君子已孤不更名。  又窮民之一曰孤。 《禮·月令》養幼少,存諸孤。  又王侯謙稱。 《禮·玉藻》凡自稱小國之君曰孤。 《曲禮》諸侯與民言,自稱曰寡人。其在凶服,曰適子孤。  又官名,三公之次也。 《書·周官》立少師,少傅,少保,曰三孤,貳公弘化。 《註》三孤,雖三公之副貳,非其官屬,故曰孤。  又凡孑處亦曰孤。 《禮·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又《玉篇》特也。 《書·禹貢》嶧陽孤桐。 《註》特生之桐也。  又《集韻》負也。 《李陵·答蘇武書》陵雖孤恩,漢亦負德。 《毛曰》凡孤負之孤,當作孤。俗作辜,非。  又獨孤,複姓。 《徐鉉曰》于文子瓜爲孤,瓜聲也。子不見父,則泣呱呱也。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