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河清


   黄河水清;大海波平浪静。比喻太平盛世。河:黄河;晏:平静。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ǎi yàn hé qīng
成语注音 ㄏㄞˇ 一ㄢˋ ㄏㄜˊ ㄑ一ㄥ
成语正音 “晏”,不能读作“ān”。
成语简拼 hyhq
感情色彩 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英文 The world is at peace.(omen of peace in the country with river clear and sea calm)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黄河水清;大海波平浪静。比喻太平盛世。河:黄河;晏:平静。




成语示例


少年时,洪秀全就向往海晏河清,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潭州水西南台道遵和尚》:“一言启口,振动乾坤,山河大地,海宴河清。”


成语典故

沧海平静,黄河水清。形容天下太平。唐 薛逢《九日曲池游眺》诗:“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红楼梦》第一一九回:“皇上又看到‘海疆靖寇班师善后事宜’一本,奏的是‘海晏河清,万民乐业’的事。” 并列 大海平静,黄河清澈。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诗:“正当~日,便是修文偃武时。”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朕要让蒙古大地、子民,从此~,万世太平。”△褒义。多用于形容社会安定。→海波不惊 海不扬波 海不波溢 天下太平长治久安 ?海沸江翻 海沸山崩 天下大乱多事之秋。也作“河海清宴”、“河溓海晏”、“河溓海夷”、“河清海晏”、“河清海宴”。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 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 漫无目标地:~骂。~找。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 特指中国上海:~派。 姓。

迟,晚:~起。~驾。 天清无云:天清日~。 鲜艳。 同“宴” 安定,安乐:~宁~处(chù)(安然处之)。~安。~然。 〔~~〕温柔,和悦,如“言笑~~”。 姓。

水道的通称:~道。~沟。~谷。~流。~滩。~沿。~鲜(供食用的新鲜河鱼、河虾等)。~港。~湾。~网。~运。内~。 特指中国黄河:~套。~防。 指“银河系”:天~。~汉。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水。~泉。~流(a.澄澈的水流,如“一股~~”;b.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澈。~碧。~朗。~新。~醇。月白风~。 安静,不烦:冷~。凄~。~闲。~静。~淡。~幽。~谧(宁静)。 单纯不杂:~唱。~茶。 明白,明晰:~楚。~晰。~醒。~通(文章层次清楚)。~亮。 一点不留,净尽:~除。肃~。~剿。~洗。~君侧(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 整理,查验:~理。~查。~点。~仓。 详细登记:~册。~单。 公正,廉洁:~廉。~正。~官。~绩。 洁净,纯洁:~洁。~爽。冰~玉洁。 高洁,高尚的,高明的:~高。~绮。~雅。~操。~介(清高耿直)。~望(清白高尚的声望)。~识(高明的见识)。 太平,不乱:~平。~泰。~和。 中国朝代名:~代。~宫秘史。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海』

《唐韻》《正韻》呼攺切《集韻》《韻會》許亥切,𠀤音醢。 《說文》天池也。以納百川者。 《釋名》海,晦也。主承穢濁水,黑如晦也。 《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  又環九州爲四海。 《書·禹貢》四海會同。 《爾雅·釋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  又物產饒富爲陸海。 《前漢·東方朔傳》所謂天下陸海之地。  又天海,星名。 《甘氏星經》天海十星,在壁西南。  又州名。 《廣韻》禹貢徐州之域,七國時屬楚,秦爲薛郡,漢爲東海郡。後魏爲海州。  又《韻補》叶虎洧切,音喜。 《詩·小雅》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飛隼,載飛載止。  又叶火五切,音虎。 《陸雲·陸丞相誄》靖共夙夜,匪寧匪處。經始綿綿,滂沱淮海。 《集韻》或作𣴴。

『晏』

《唐韻》烏㵎切《集韻》《韻會》《正韻》於諫切,𠀤音曣。 《說文》天淸也。 《小爾雅》晏明陽也。 《前漢·郊祀志》中山晏溫。 《註》如淳曰:三輔謂日出淸濟爲晏。  又《揚雄傳》於是天淸日晏。 《註》師古曰:晏,無雲也。  又《玉篇》晚也。 《儀禮·士相見禮》問日之早晏。 《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桑野,是謂晏食。 《屈原·離騷》及年歲之未晏兮。  又和也。 《詩·衞風》言笑晏晏。 《傳》和柔也。  又鮮盛也。 《詩·鄭風》羔裘晏兮。 《傳》晏,鮮盛貌。  又《禮·月令》百官靜,事毋𠛬,以定晏隂之所成。 《註》晏,安也。  又《爾雅·釋詁》晏晏,忒也。  又姓。 《史記·管晏傳》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  又《廣韻》烏旰切《集韻》於旰切,𠀤音按。義同。

『河』

《唐韻》乎哥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𠀤音何。水名。 《說文》水出敦煌塞外崑崙山,發源注海。 《春秋·說題辭》河之爲言荷也。荷精分佈,懷隂引度也。 《釋名》河,下也。隨地下處而通流也。 《前漢·西域傳》河有兩源,一出蔥嶺,一出于闐。于闐在南山下,其河北流,與蔥嶺河合,東注蒲昌海,潛行地下。南出於積石,爲中國河云。 《書·禹貢》導河積石,至于龍門。 《爾雅·釋水》河出崑崙,色白,所渠幷千七百一川,色黃,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  又九河。 《書·禹貢》九河旣道。 《傳》九河,徒駭一,太史二,馬頰三,覆釜四,胡蘇五,𥳑六,絜七,鉤盤八,鬲津九。  又三河,謂河南,河北,河東也。 《後漢·光武紀》三河未澄,四關重擾。  又《小學紺珠》以黃河,析支河,湟中河爲三河。  又兩河,謂東河,西河也。 《爾雅·釋地》兩河閒曰冀州。  又州名。 《廣輿記》古西羌地,秦漢屬隴西,唐曰河州,明置河州衞。  又梗河。星名。 《甘氏星經》梗河三星,在大角帝座北。  又銀河,天河也。  又《趙崇絢雞肋》道家以目爲銀河。  又酒器也。 《乾𦠆子》裴鈞大宴有銀河,受一斗。  又淘河,鳥名。見《爾雅·釋鳥註》。  又姓,明河淸,長沙人。𦠆字从月从㢲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