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脂傅粉


   脂:胭脂;傅粉:擦粉。搽胭脂抹粉。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tú zhī fù fěn
成语注音 ㄊㄨˊ ㄓ ㄈㄨˋ ㄈㄣˇ
成语简拼 tzff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英文 whitewash(apply cosmetics)
成语俄文 наводить красоту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脂:胭脂;傅粉:擦粉。搽胭脂抹粉。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


近义词



成语示例


爷便坐在沉二宝旁边,看着他~,掠月挑云,看得甚是得意。 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一百六十七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某公穴窗纸窥之,则涂脂傅粉,钗钏衫裙,一一整饬。”


成语典故

见“涂脂抹粉①”。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某公穴窗窥之,则~,钗钏衫裙,一一整饬。”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使颜色或油漆等附着在上面:~饰。~漆。~抹。 乱写:~鸦。 用笔抹上或抹去:~改。~窜。~乙。 泥泞:~炭。 河流或海流夹杂的泥沙在地势较平的河流入海处或海岸附近沉积而成的浅海滩:海~。滩~。 同“途”。 姓。

动物体内或油料植物种子内的油质:~肪。~膏。松~。~油。香~。 指“胭脂”:~粉。

辅相:太~。少~。 教导:“~立德义”。 教导人的人:师~。 附着,使附着:~粉。 姓。

细末儿:~末。~剂。~尘。米~。花~。药~。漂白~。 特指化装用的粉末:香~。~墨登场。~黛。扑~。~霜。 用涂料抹刷:~刷。~饰。 使破碎,成为粉末:~碎。~身碎骨。 白色的或带粉末的:~墙。~蝶。~连纸。~笔。 用豆粉或别的粉做成的食品:~丝。凉~。~皮。~芡(qiàn)。米~肉。 浅红色:~色。~花。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涂』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同都切,音徒。水名。 《說文》水出益州牧靡南山。西北入澠。  又水名。 《水經注》涂水,出陽邑東北大嵰山。  又溝涂也。 《周禮·地官·遂人》百夫有洫,洫上有涂。 《註》涂容乗車一軌。  又同塗。 《周禮·夏官·司險》設國之五溝五涂。 《註》五涂徑畛。涂,道路也。  又堂涂也。 《爾雅·釋宮》堂涂謂之陳。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堂涂十有二分。 《註》謂階前。若今令甓祴也。 《疏》令甓。塼也。祴,塼道也。  又《玉篇》涂涂,露厚貌。  又《爾雅·釋天》十二月爲涂月。  又石名。 《山海經》箕尾之山多涂石。  又《廣韻》直魚切《集韻》陳如切,𠀤音除。水名。與滁同。 《晉書·宣帝紀》王淩詐言吳人塞涂水。涂水卽滁水。  又《集韻》《韻會》𠀤直加切,音秅。沮洳也。一曰飾也。  又《集韻》余遮切,音耶。涿涂,山名,見《史記·匈奴傳》。  又與余同。涂吾,水名。 《山海經註》漢元狩二年,馬出涂吾水中。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同都切,音徒。泥也。 《書·禹貢》塗泥。見土字註。  又《爾雅·釋詁》路旅,塗也。 《張衡·西京賦》參塗夷庭。 《註》參塗,郭門之三道。 《潘岳·藉田賦》啓四塗之廣阡。  又杜也,杜塞孔穴也。 《書·梓材》惟其塗墍茨。 《詩·小雅》如塗塗附。  又污也。 《莊子·讓王篇》夷齊曰:周以塗吾身。不如避之以潔吾行。  又厚貌。 《楚辭·九歎》白露紛以塗塗。 《謝朓·酬王晉詩》塗塗晚露稀。  又《禮·檀弓》菆塗龍輴以椁。  又塗車,明器也。 《禮·檀弓》塗車芻靈。自古有之。  又糊塗,不分曉也。 《宋史·呂端傳》太宗欲相端,或言端爲人糊塗。帝曰: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  又塗乙,攺竄也。 《隋百官志》給事中掌侍左右分判省事,詔敕有不便者,塗竄奏還,謂之塗歸。 《李義山韓𥓓詩》點竄堯典舜典字,塗攺淸廟生民詩。  又塗山,國名。在壽春界巢縣東北。 《書·益稷》娶于塗山。 《連山易》禹娶塗山氏女,名攸。 《史記·夏本紀》禹會諸侯塗山,今山前有禹會村。 《蘇軾·有禹會村詩》。俗謂塗山在會稽,渝州,濠州,當塗,九江,及三巴之江州,𠀤非。  又山名。 《山海經》天帝山之西南曰臯塗之山。  又三塗,太行轘轅崤澠也。 《馬融·廣成頌》右矕三塗。左槩嵩嶽。矕視也。  又姓。見《統譜》。  又《集韻》徒故切,音渡。 《張衡·思玄賦》雲師𩅾以交集兮,凍雨沛其灑塗。𨏢琱輿而樹葩兮,擾應龍以服路。  又《廣韻》宅加切《集韻》直加切,𠀤音茶。沮洳也。一曰飾也。 《前漢·東方朔傳》諧語曰:老柏塗。 《柳宗元詩》善幻迷冰火,齊諧笑柏塗。東門牛屢飯,中散蝨空爬。  又叶他魯切,音土。 《史記·龜筴傳》周流天下,還復其所。上至蒼天,下薄泥塗。

『脂』

《唐韻》旨夷切《集韻》《韻會》蒸夷切《正韻》旨而切,𠀤音祗。 《說文》戴角者脂,無角者膏。 《正字通》禽獸腴也。凝者爲脂,釋者爲膏。 《詩·衞風》膚如凝脂。 《傳》如脂之凝《史記·貨殖傳》販脂辱處也。  又《釋名》脂,砥也。著面柔滑如砥石也。  又《博雅》人二月而脂。 《前漢·五行志》在人腹中,肥而包裹心者,脂也。  又《正字通》燕脂,以紅藍花汁凝脂爲之,燕國所出。後人用爲口脂。 《釋名》脣脂,以丹作之,象脣赤也。  又以喻榮祿也。 《揚子·太𤣥經》出泥入脂。 《註》脂,榮祿也。卜從洿泥之中出,求榮祿之處也。  又用以利物曰脂。 《詩·衞風》載脂載舝。 《傳》脂舝其車,以還我行也。  又鳥名。 《爾雅·釋鳥》桑扈,竊脂。 《註》俗謂之靑雀,觜曲,食肉,好盜脂膏,因名竊脂。 《詩·小雅·交交桑扈傳》桑扈,竊脂也。  又草名。 《抱朴子·僊藥卷》玉脂芝,生於有玉之山,常居懸危之處。  又《正字通》藥名。赤石脂,可以塗屋。  又五靈脂。  又補骨脂。  又《五音集韻》水名。  又姓。 《後漢·孔融傳》初,京兆人脂習元升與融相善。  又《集韻》軫視切,音旨。手指也。與指同。

『傅』

《唐韻》《集韻》《韻會》𠀤方遇切,音付。師傅,官名。古者天子有太師,大傅,太保,爲三公。傅,傅之德義也。 《詩·大雅》王命傅御,遷其私人。 《箋》傅御者,貳王治事,謂冢宰也。 《禮·文王世子》立太傅,少傅以養之。  又同付。 《史記·夏本紀》興人徒以傅土。 《註》索隱曰:傅卽付也,謂付功屬役之事。  又姓。  又《正韻》芳無切。同敷。𨻰也。 《前漢·文帝紀》傅納以言。 《註》師古曰:傅讀曰敷,𨻰其言,而納用之。  又《集韻》《韻會》𠀤符遇切,音附。近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刺兵同强,舉圍欲重重欲傅人,傅人則密。 《註》傅,近也。密,審也。  又至也。 《詩·大雅》鳳凰于飛,翽翽其羽,亦傅于天。 《箋》傅,猶戾也。  又麗著也。 《左傳·襄六年》環城傅于堞。  又《僖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又傅別,手書也。 《周禮·天官》八成經邦治,四曰聽,稱責以傅別。 《註》稱責謂貸予,傅別謂券書也。聽訟責者,以券書決之,傅著約束於文書,別爲兩,兩家各得一也。  又著名籍,給公家徭役也。 《前漢·高帝紀》蕭何發關中老弱未傅者,悉詣軍。 《註》服虔曰:傅音附,師古曰:傅著也。言著名籍,給公家徭役也。未二十三爲弱,過五十六爲老。  又同附。曲意黨同曰傅會。  又草名。 《爾雅·釋草疏》傅,一名橫目草,蔓延生。  又叶方味切,音廢。 《班固·西都賦》惇誨故老,名儒師傅,講論乎六藝,稽合乎同異。 《說文》相也,从人尃聲。

『粉』

《廣韻》方吻切《集韻》《韻會》《正韻》府吻切,𠀤分上聲。 《篇海》米粉。 《釋名》分也。硏米使分散也。 《周禮·天官》修籩之實,糗餌粉餈。 《註》豆屑也。  又《說文》傅面者也。 《韻會》古傅面亦用米粉。  又染之爲紅粉,後乃燒鉛爲粉。 《博物志》燒鉛成胡粉。 《釋名》胡粉,胡餬也,脂和以塗面也。  又《正韻》設采潤色謂之粉澤。  又煆石爲白灰,塗牆壁曰粉。 《白居易詩》文昌新入有光輝,紫界金牆白粉闈。 《註》尙書省皆以粉圖壁,畫古賢列士,曰畫省,亦曰粉省。  又《事文類聚》海粉母如墨魚形,大三四寸,冬畜家中,春種海濵田內,色綠如荷包,海粉卽所溲也。或曰插竹枝田中,母緣枝吐出成粉。  又《正字通》凡物磑之如屑者,皆爲粉。粉通稱,非獨米也。  又竹名。 《閩部疏》粉竹舂絲,爲佳紙料者,美于江南之白苧。  又地名。 《水經》堵水出自上粉縣。 《注》孟達爲太守,治房陵,故縣有粉水,縣居其上,故曰上粉。取此水漬粉,皓耀鮮潔,縣水皆取名焉。  又《集韻》方問切,音奮。傳也。飾也。 《字彙補》粉,白飾也,从上聲。所以傳物曰粉,从去聲。《字彙》皆作府刎切,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