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眉邓眼


   犹嬉皮笑脸。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ián méi dèng yǎn
成语注音 ㄒ一ㄢˊ ㄇㄟˊ ㄉㄥˋ 一ㄢˇ
成语简拼 xmdy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涎眉鄧眼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犹嬉皮笑脸。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回:“涎眉邓眼没志气的东西,没有下唇,就不该揽着箫吹。”


成语典故

犹嬉皮笑脸。《醒世姻缘传》第三回:“涎眉邓眼没志气的东西,没有下唇,就不该揽着箫吹。” 并列 嘻皮笑脸,眉来眼去。《醒世姻缘传》3回:“~没志气的东西,没有下唇,就不该揽着箫吹。”△多用于情状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唾沫,口水:垂~三尺。流~。~沫。

眼上额下的毛:~毛。~宇(两眉上面的地方)。~心。~目。~寿(长寿)。~睫。扬~吐气。 书页上端的空白:书~。~批。

姓。

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睛。~底。~力。~色。~神。~帘。~目。~疾手快。 见识,对事物的看法:~光远大。~界开阔。 孔洞,窟窿:炮~。针~儿。泉~。 关节,要点:节骨~儿。字~儿。 戏曲中的节拍:一板三~。 当前:~前利益。~下。 量词:一~井。 围棋术语,一方子中所留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方不能下成活棋。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涎』

《廣韻》夕連切《集韻》《韻會》徐連切《正韻》徐延切,𠀤音唌。與㳄同。 《說文》慕欲口液也。 《賈誼·新書》垂涎相告。  又《廣韻》于線切《集韻》延面切,𠀤音羨。湎涎,水流貌。  又迆涎,邐迆相連也。 《木華·海賦》迆涎八裔。

『眉』

《唐韻》武悲切《集韻》《韻會》𥄐悲切,𠀤音麋。 《說文》目上毛也。 《釋名》媚也。有嫵媚也。 《春秋·元命包》天有攝提,人有兩眉,爲人表𠋫,陽立于二,故眉長二寸。 《註》攝提二星頗曲,人眉似之。  又《揚子·方言》東齊謂老曰眉。 《郭璞註》言秀眉也。 《詩·豳風》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註》豪眉也。  又渠眉,玉飾之溝瑑也。 《周禮·春官·典瑞》駔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  又井邊地曰眉。 《前漢·游俠傳》揚雄酒箴曰:觀瓶之居,居井之眉。 《註》若人目上之有眉也。  又姓。宋眉壽,明眉旭。  又《韻會》通作麋。 《大戴禮·主言篇》孔子愀然揚麋。 《荀子·非相篇》伊尹之狀,面無須麋。  又通作嵋。峨嵋山,在蜀嘉定府峨眉縣南百里,兩山相對如蛾眉。  又州名。魏置眉州,因峨眉山爲名。○按《說文》本作睂,从目,象睂之形。上象額理也。徐曰:仌,頟理也。指事。隸作眉,《字彙補》又作𥅕𥇮,非。

『邓』

《搜眞玉鏡》音山。地名。 《唐韻》徒亘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亘切,𠀤音蹬。 《說文》曼姓之國。 《春秋·桓七年》鄧侯吾離來朝。 《疏》鄧,在南地,屬衡岳。  又魯地。 《春秋·隱十年》春,齊侯、鄭伯盟于鄧。 《註》鄧,魯地。  又蔡地。 《春秋·桓二年》蔡侯、鄭伯會于鄧。 《註》潁川召陵縣西南有鄧城。 《疏》賈、服以鄧爲國,釋例以此爲蔡地,其鄧國則義陽鄧縣是也。以鄧是小國,去蔡遠,蔡、鄭懼楚而爲此會,不當反求近楚小國與之結援,故知非鄧國也。  又州名。本秦南陽郡,隋置南陽縣,攺鄧州。  又姓。 《姓考》殷武丁封叔父于河北,爲鄧侯,後因氏。

『眼』

《唐韻》五限切《集韻》《韻會》《正韻》語限切,𠀤顏上聲。 《說文》目也。 《靈樞經·大惑論》五藏六府之精氣,皆上注于目,爲之精。精之窠爲眼,骨之精爲童子,筋之精爲黑眼,氣之精爲白眼,故童子黑眼法于隂,白眼赤衇法于陽。 《釋名》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 《易·說卦》巽其於人也,爲多白眼。 《史記·孔子世家》眼如望羊。 《晉書·阮籍傳》籍能爲靑白眼。 《南史·陶弘景傳》仙書云:眼方者壽千歲。弘景末年,一眼有時而方。  又馬有夜眼。 《本草綱目》馬夜眼在馬足膝上,有此能夜行。  又果名。 《嵆含·草木狀》南方之果,珍異者有龍眼。  又香名。 《洪芻香譜》白眼,香黃熟之別名。  又彪眼泉,地名。見《北史·常景傳》。  又姓。見《姓苑》。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魚懇切,垠上聲。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望其轂欲其眼也。 《註》眼出大貌。一曰突出貌。鄭康成讀。  又叶五建切,言去聲。 《謝靈運·斤竹㵎詩》企石挹飛泉,攀林摘葉卷。想見山阿人,薜蘿若在眼。  又叶伊甸切,音宴。 《蘇轍·雪詩》終勝溪嶂長熏眼,典衣共子成高讌。 《說文》本作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