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辙穷鳞


   涸:水涸,干涸;辙:车轮的痕迹;鳞:指鱼。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é zhé qióng lín
成语注音 ㄏㄜˊ ㄓㄜˊ ㄑㄩㄥˊ ㄌ一ㄣˊ
成语简拼 hzql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英文 a fish trapped in a dry rut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涸:水涸,干涸;辙:车轮的痕迹;鳞:指鱼。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龙泉记·姑嫂相逢>》:“远道失夫,遐荒滞身,真如涸辙穷鳞。”


成语典故

见“涸辙之鲋”。《群音类选·〈龙泉记·姑嫂相逢〉》:“远道失夫,遐荒滞身,真如~。”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水干:干~。~泽。~竭。~辙之鲋(喻处境十分危难、急待救助的人)。

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鱼~。~片。 鳞状的:~爪(zhǎo )。~波。~茎。~屑。~集(群集)。遍体~伤。~次栉比。 泛指有鳞甲的动物:~鸿(指“鱼雁”,即书信)。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涸』

《唐韻》下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曷各切,𠀤音鶴。 《爾雅·釋詁》竭也。 《禮·月令》仲秋之月水始涸。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故切,音護。義同。 《說文》亦作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