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饭黄齑


   泛指很差的饭菜。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àn fàn huáng jī
成语注音 ㄉㄢˋ ㄈㄢˋ ㄏㄨㄤˊ ㄐ一
成语简拼 dfhj
常用程度 一般
成语繁体 淡飯黃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泛指很差的饭菜。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今日个列鼎而食,煞强如淡饭黄齑。”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三折:“住的是小窗茅屋疏篱,吃的是粗羹淡饭黄齑,穿的是破帽歪靴布衣。”


成语典故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今日个列鼎而食,煞强如淡饭黄齑。”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三折:“住的是小窗茅屋疏篱,吃的是粗羹淡饭黄齑,穿的是破帽歪靴布衣。”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含盐分少,与“咸”相对:味~。~水。~化。 浅,薄,含某种成分少,与“浓”相对:~酒。~绿。~薄。浅~。~雅。天高云~。 不热心:冷~。~泊(对名利不热心)。~漠。~忘。恬~。 营业不旺盛:~季。 无关紧要,无聊:扯~。~话。

煮熟的谷类食品:大米~。 泛指人每天定时分次吃的食物:早~。~菜。~馆。~量。酒囊~袋。 吃饭,或给人饭吃:“~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喂牲畜:~牛。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色。~昏。牛~。~澄澄。信口雌~。 特指中国黄河:~灾。治~。~泛区。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老(黄帝和老子)。炎~子孙。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了。 姓。

捣碎的姜、蒜、韭菜等。 细,碎:~粉。~音(细碎的声音)。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淡』

《廣韻》《正韻》徒覽切《集韻》《韻會》杜覽切,𠀤音啖。 《說文》薄味也。 《急就篇註》平薄謂之淡。 《史記·叔孫通傳》呂后與陛下攻苦食啖。 《註》啖,亦作淡。 《如淳曰》食無菜茹爲淡。  又甘之反也。 《禮·表記》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  又《廣韻》徒敢切,音噉。淊淡,水滿貌。 《前漢·揚雄傳》秬鬯泔淡。  又《廣韻》《集韻》《正韻》𠀤以冉切,音琰。澹淡,水播蕩貌。 《枚乗·七發》湍流遡波,又澹淡之。  又隨風貌。 《司馬相如·上林賦》隨風澹淡。  又淡淡,安流平滿貌。 《宋玉·高唐賦》潰淡淡而𠀤入。  又《廣韻》《集韻》𠀤徒甘切,音談。水貌也。或作澹。  又與痰通。 《王羲之·初月帖》淡悶千嘔。 《黃伯思云》淡,古痰字。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濫切,音餤。水味也。 《中庸》淡而不厭。  又《集韻》以贍切,音豔。水貌。 《列子·湯問篇》淡淡焉若有物存。張湛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