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仁厚泽


   谓深厚的仁爱和恩惠。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ēn rén hòu zé
成语注音 ㄕㄣ ㄖㄣˊ ㄏㄡˋ ㄗㄜˊ
成语简拼 srhz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深仁厚澤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谓深厚的仁爱和恩惠。


成语示例


郭沫若《高渐离》第五幕:“我待你还要怎样的深仁厚泽,你公然同奸贼们窜通一起,对我加以诽谤。”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陈亮《书<欧阳文粹>后》:“初,天圣、明道之间,太祖、太宗、真宗以深仁厚泽涵养天下盖七十年。”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与“浅”相对:~水。~山。~邃。~渊。~壑。~海。~耕。~呼吸。~藏若虚(把珍贵的东西深藏起来,好像没有一样,喻人有知识才能但不在人前表现)。~居简出。 从表面到底的距离:~度。~浅。。水~三尺。 久,时间长:~夜。~秋。年~日久。 程度高的:~思。~知。~交。~造。~谈。~省(xǐng )(深刻的警悟。亦作“深醒”)。~究。~奥。~切。~沉(a.形容程度深,如“暮色~~”;b.声音低沉,如“~~的哀鸣”;c.思想感情不外露,如“他为人~~,叫人难以捉摸”)。~谋远虑。 颜色浓:~色。~红。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义(①仁爱与正义;②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爱。~政。~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至义尽。一视同~(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儿。 姓。

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的距离:~度。~薄(厚度)。 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距离较大的,与“薄”相对:~纸。~重(zhòng )(a.又厚又重;b.丰厚;c.厚道而庄重)。 深,重(zhòng ),浓,多:~望。 不刻薄,待人好:~道(诚恳,宽容,“道”读轻声)。宽~。 重视,推崇:~此薄彼。 姓。

水积聚的地方:大~。湖~。润~(潮湿)。沼~。 金属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光~。色~。 恩惠:恩~。~及枯骨(施惠于死人)。 洗濯。 汗衣,内衣。

古同“释”,解散。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深』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式針切,音𦸂。水名。 《說文》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  又邃也。 《增韻》深者,淺之對。 《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  又深微也。 《易·繫辭》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  又藏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  又衣名。 《禮·深衣疏》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  又州名。 《韻會》後漢博陸郡,隋置深州。 《廣輿記》今屬眞定府。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式禁切,音諗。度淺深曰深。 《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

『仁』

《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𠀤音人。 《釋名》忍也。 《易·乾卦》君子體仁,足以長人。 《禮·禮運》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得之者尊。 《程顥曰》心如穀種。生之性,便是仁。  又《方書》手足痿𤷒爲不仁。後漢班超妹昭,以兄老西域,請命超還漢土,上書云:兄年七十,兩手不仁。  又果核中實有生氣者亦曰仁。  又姓。  又《韻補》叶如延切,音然。 《歐陽修·送吳子京南歸詩》我笑謂吳生,爾其聽我言。顏回不貳過,後世稱其仁。 《六書正譌》元,从二从人。仁則从人从二。在天爲元,在人爲仁。人所以靈於萬物者,仁也。

『厚』

《唐韻》《正韻》胡口切《集韻》《韻會》很口切,𠀤𠋫上聲。 《說文》山陵之厚也。 《玉篇》不薄也,重也。 《易廣》博厚配天地。  又《戰國策》非能厚勝之也。 《註》厚,猶大也。  又《增韻》醲也。  又《廣韻》姓也。出《姓苑》。  又諡法,思慮不爽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