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奸巨滑


   奸:邪恶;滑:狡猾。形容人深于世故、奸诈狡猾。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ēn jiān jù huá
成语注音 ㄕㄣ ㄐ一ㄢ ㄐㄨˋ ㄏㄨㄚˊ
成语简拼 sjjh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深姦巨滑
成语英文 shrewd(an old file)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奸:邪恶;滑:狡猾。形容人深于世故、奸诈狡猾。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示例


对于深奸巨滑的老狐狸,我们要认真对待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周书?苏绰传》:“若有深奸巨滑,伤化败结,悖乱人伦,不忠不孝。”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与“浅”相对:~水。~山。~邃。~渊。~壑。~海。~耕。~呼吸。~藏若虚(把珍贵的东西深藏起来,好像没有一样,喻人有知识才能但不在人前表现)。~居简出。 从表面到底的距离:~度。~浅。。水~三尺。 久,时间长:~夜。~秋。年~日久。 程度高的:~思。~知。~交。~造。~谈。~省(xǐng )(深刻的警悟。亦作“深醒”)。~究。~奥。~切。~沉(a.形容程度深,如“暮色~~”;b.声音低沉,如“~~的哀鸣”;c.思想感情不外露,如“他为人~~,叫人难以捉摸”)。~谋远虑。 颜色浓:~色。~红。

阴险,虚伪,狡诈:~人。~狡。~刁。~佞。~雄。~智(为非作歹的心计)。藏(cáng )~。 不忠于国家或自己一方的人:~细。内~。 男女发生不正当的性行为:~淫。强~(亦指统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民,如“~~民意”)。通~。

大,很大:~大。~人(a.身材异常高的人;b.童话里指比一般人高大,有神力的人;c.喻有巨大影响和贡献的人)。~匠(泛称在科学或文艺上有极大成就的人)。~子(a.中国战国时墨家学派领袖的尊称;b.在某方面卓有成就,有声望的人)。艰~。 姓。

光溜,不粗涩:~溜。光~。~润。~利。 在光溜的物体表面上溜动:~冰。~雪。~行。~翔。~梯。~坡。 狡诈,不诚实:~头。狡~。~头~脑。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深』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式針切,音𦸂。水名。 《說文》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  又邃也。 《增韻》深者,淺之對。 《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  又深微也。 《易·繫辭》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  又藏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  又衣名。 《禮·深衣疏》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  又州名。 《韻會》後漢博陸郡,隋置深州。 《廣輿記》今屬眞定府。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式禁切,音諗。度淺深曰深。 《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

『奸』

《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居寒切,𠀤音干。 《說文》犯也。 《增韻》犯非禮也。 《玉篇》亂也。 《左傳·成十三年》奸絕我好。 《前漢·溝洫志》使神人各得其所,而不相奸。  又《集韻》居顏切,音菅。私也,僞也。  又與干通。 《莊子·天運篇》以奸者七十二君。 《史記·齊世家》尚以漁釣奸周。  又讀若堅。 《史記·龜筴傳》寒氣不和,賊氣相奸。同歲異節,其時使然。 《廣韻》古顏切《集韻》《韻會》《正韻》居顏切,𠀤音菅。 《說文》私也。一曰詐也,淫也。 《書·舜典》𡨥賊姦宄。 《註》劫人曰𡨥,殺人曰賊,在外曰姦,在內曰宄。 《禮·樂記》政以一其行,𠛬以防其姦。 《管子·君臣篇》止詐拘姦,厚國之道也。 《張衡·西京賦》禁禦不若,以知神姦。魑魅罔兩,莫能逢旃。刪天韻本通。 《字彙》叶音堅,非。  又高麗用中國書,獨以姦爲好字,好爲姦字。見《正字通》。

『巨』

《唐韻》其呂切《集韻》臼許切,𠀤渠上聲。 《說文》䂓巨也。从工,象手持之。  又《玉篇》大也。 《孟子》爲巨室。  又巨萬,數也。 《史記·平準書》京師之錢累巨萬。 《註》巨萬,今萬萬。  又姓。 《何氏姓苑》巨氏出南昌。 《廣韻》漢有巨武,爲荆州刺史。  又巨毋,複姓。 《前漢·王莽傳》有奇士,長丈,大十圍,自謂巨毋霸。莽更其姓,曰巨母氏。謂因文母而霸王符也。 《後漢·光武紀》作巨無霸。  又《韻會》通作鉅。 《前漢·食貨志》庶人之富者累鉅萬。 《李賀·高軒過詩》文章鉅工。  又與詎同。 《前漢·高帝紀》公巨能入乎。 《師古曰》巨讀曰詎,猶豈也。  又《類篇》求於切,音蕖。未央也。 《韻會》亦作渠。詩小雅庭燎註,夜未渠央。義與遽同,言未便至夜也。 《唐韻》其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臼許切,𠀤音巨。 《說文》大剛也。从金巨聲。 《商子·論兵篇》怨如鉅鐵。 《史記·禮書》宛之鉅鐵。 《註》徐廣曰:大剛曰鉅。正義曰鉅,剛鐵也。  又大也。同巨。 《史記·禮書》宜鉅者鉅,宜小者小。  又天子曰鉅公。 《前漢·郊祀志》吾欲見鉅公。 《註》張晏曰:天子爲天下父,故曰鉅公。師古曰:鉅,大也。  又《正字通》尊者通稱。 《李賀·高軒過詩》文章鉅公。  又《說文》弓名。 《荀子·性惡篇》繁弱、鉅黍,古之良弓也。  又劒名。 《荀子·性惡篇》干將、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劒也。  又《正韻》呂矩,矯貌。 《莊子·列禦𡨥》一命而呂鉅。  又《五音集韻》澤名。  又地名。 《史記·殷本紀》盈鉅橋之粟。 《註》服虔曰:鉅橋,倉名。許愼曰:鉅鹿水之大橋有漕粟也。  又《項羽紀》章邯令王離涉閒圍鉅鹿。  又《王子侯者年表》鉅合侯劉發。 《註》鉅合,在平原。 《前漢·武帝紀》上耕于鉅定。 《註》服虔曰:地名。近東海。應劭曰:齊國縣也。  又《地理志》山陽郡鉅壄縣,齊郡鉅定縣。  又人名。 《前漢·古今人表》封鉅黃帝師。  又《藝文志》將鉅子五篇。 《註》六國時人。  又草名。 《爾雅·釋草》蕎,邛鉅。 《註》今藥草,大戟也。 《本草》大戟,一名邛鉅,苗名澤漆。  又《韻會》鉤鉅。 《潘岳·西征賦》弛靑鯤於網鉅。 《註》鉅,鉤也。  又同詎。 《戰國策》臣以爲王鉅速忘矣。 《註》鉅,詎通。  又與遽同。 《荀子·正論篇》是豈鉅知見侮之爲不辱哉。

『滑』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戸八切,音猾。 《說文》利也。 《周禮·天官·食醫》調以滑甘。 《疏》滑者,通利往來。所以調和五味。  又澾也。 《杜甫詩》霜濃木石滑。  又州名。 《舊唐書·地理志》滑州,隋東郡,武德元年改爲滑州。  又水名。 《山海經》求如之山,滑水出焉。  又《廣輿記》滑河,經滑縣北而東,滑最大,自洛以西,百水皆會於滑。  又古國名。 《左傳·襄二十九年》虞虢焦滑。  又鄭地名。 《春秋·莊三年》公次子滑。  又珠名。 《沈懷遠·南越志》走珠之次爲滑珠。  又姓,漢滑興。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忽切,音骨。亂也。 《晉語》置不仁以滑其中。  又治也。 《莊子·繕性篇》滑欲於俗思,以求致其明。  又滑稽,謂俳諧也。 《楚辭·卜居》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  又混也。 《楚辭·漁父》滑其泥而揚其波。  又與汨同。滑滑,水流貌。 《焦氏·易林》湧泉滑滑。  又《廣韻》戸骨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骨切,𠀤音搰。亦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