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魍魉


   糊涂鬼。詈词。《水浒传》第二四回:“那妇人道:‘混沌魍魎,他来调戏我,倒不喫别人笑。’”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ùn dùn wǎng liǎng
成语简拼 hdwl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糊涂鬼。詈词。《水浒传》第二四回:“那妇人道:‘混沌魍魎,他来调戏我,倒不喫别人笑。’”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搀杂在一起:~杂。~和。~同。~淆。~为一谈。 乱,胡乱:~乱。~世魔王。 蒙,充:蒙~。~充。~进。鱼目~珠。 苟且度过:胡~。~事。

同“浑”。

〔混(hùn )沌〕见“混”。 〔~~〕➊水势汹涌的样子;➋浑沌无知的样子。

〔~魉〕传说中的一种怪物,如“魑魅~~”(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混』

《唐韻》《正韻》胡本切《集韻》《韻會》戸袞切,𠀤音倱。 《說文》豐流也。一曰雜流。或作渾。  又混沌,元氣未分也。 《老子·道德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又《集韻》胡昆切,音䰟。人名。漢有屬國公孫昆邪,或作混。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公渾切,音昆。混夷,西戎名。或作緄。通作昆。 《詩·大雅》混夷駾矣。  又同崑。 《周禮註》混淪,卽崑崙。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本切,音袞。與滾同。大水流貌。 《孟子》原泉混混。

『沌』

《廣韻》徒損切《集韻》杜本切《正韻》徒本切,𠀤音囤。混沌,元氣未判也。亦作渾沌。 《揚子·太𤣥經》渾沌無端,莫見其根。  又不開通之貌。 《莊子·應帝王》中央之帝爲渾沌。 《註》渾沌,無孔竅也。  又渾沌,四兇之一。卽讙兜也。本獸名。 《神異經》崑崙有惡獸,名曰渾沌。  又《廣韻》《集韻》𠀤徒渾切,音屯。水勢也。 《枚乗·七發》沌沌混混,狀如奔馬。 《註》波相隨貌。  又《博雅》混混沌沌,轉也。 《孫子·兵勢篇》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  又《集韻》殊倫切,音淳。與純同。粹也。  又都困切,音頓。與忳同。愚貌。 《老子·道德經》忳忳兮。或作沌。  又柱兗切,音篆。水名。在江夏。 《水經注》涉水,又逕沌水,口水,南通縣之太白湖,湖水東南通江,又謂之沌口。  又有沌陽縣,處沌水之陽,故名。

『魍』

《廣韻》文兩切《集韻》《韻會》文紡切,𠀤音罔。與蝄同。 《玉篇》魍魎,水神,如三歲小兒,赤黑色。 《家語》木石之怪夔魍魎。○按《左傳》作罔兩,《國語》作蝄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