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词妙句


   清新绝妙的诗文词句。形容诗词所用的语言清新华美。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īng cí miào jù
成语简拼 qcmj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清新绝妙的诗文词句。形容诗词所用的语言清新华美。


成语示例


乐府,~,略尽于此。 清·谭献《复堂词话》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陈琳《答东阿王笺》:“音义既远,清词妙句,焱绝焕柄。”


成语典故

汉·陈琳《答东阿王笺》:“音义既远,清词妙句,焱绝焕柄。”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水。~泉。~流(a.澄澈的水流,如“一股~~”;b.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澈。~碧。~朗。~新。~醇。月白风~。 安静,不烦:冷~。凄~。~闲。~静。~淡。~幽。~谧(宁静)。 单纯不杂:~唱。~茶。 明白,明晰:~楚。~晰。~醒。~通(文章层次清楚)。~亮。 一点不留,净尽:~除。肃~。~剿。~洗。~君侧(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 整理,查验:~理。~查。~点。~仓。 详细登记:~册。~单。 公正,廉洁:~廉。~正。~官。~绩。 洁净,纯洁:~洁。~爽。冰~玉洁。 高洁,高尚的,高明的:~高。~绮。~雅。~操。~介(清高耿直)。~望(清白高尚的声望)。~识(高明的见识)。 太平,不乱:~平。~泰。~和。 中国朝代名:~代。~宫秘史。 姓。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汇。~书。~典。~句。~序。~组。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歌~。演讲~。誓~。~章。~律(文词的声律)。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人。~谱。~牌。~调(diào )。~韵。~曲。

美,好:~语。~不可言。美~。~境。~处(chù)(①好的地点;②美妙的方面)。绝~。~趣横生。 奇巧,神奇:巧~。~计。~用。奥~。~笔生花。灵丹~药。 青春年少:~年。~龄。

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子。~法。 〔~读(dòu)〕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 量词,用于语言:三~话不离本行(háng)。

〔高~骊〕古国名,即“高丽”。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妙』

《廣韻》《集韻》《正韻》𠀤彌笑切,音廟。神妙也。 《易·說卦》神也者,妙萬物而爲言者也。 《老子·道德經》衆妙之門。 《莊子·寓言篇》自吾聞子之言,九年而大妙。 《劉劭人物志》尤妙之人,含精于內,外無飾姿。  又少年也。 《杜甫詩》明公獨妙年。  又纖媚也。 《前漢·李夫人傳》妙麗善舞。  又姓。見《姓苑》。  又《集韻》弭沼切。與眇通。嫽妙,女貌。 《漢·三老袁君𥓓》朕以妙身,襲表繼業。 別作玅𢆷。

『句』

《唐韻》九遇切《集韻》《韻會》俱遇切,𠀤音屨。 《玉篇》止也,言語章句也。 《類篇》詞絕也。 《詩·關雎疏》句古謂之言。秦漢以來,衆儒各爲訓詁,乃有句稱。句必聯字,而言句者,局也。聮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  又僂句,地名,龜所出也。 《左傳·昭二十五年》初,臧昭伯如晉,臧會竊其寶龜僂句。  又《禮·樂記》句中鉤。 《疏》謂大屈也。言音聲大屈曲,感動人心,如中當於鉤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句兵欲無彈。 《註》句兵,戈戟屬。 《釋文》句,俱具反。  又音鉤。  又《史記·叔孫通傳》臚句。 《註》上傳語告下爲臚,下告上爲句。  又高句驪,遼東國名,漢爲縣。 《前漢·地理志》元菟郡高句驪。  又句容,縣名。 《地理志》丹陽郡句容縣。  又《廣韻》古𠋫切《集韻》《韻會》《正韻》居𠋫切,𠀤音遘。 《廣韻》句當。 《宋史·曹彬傳》江南句當公事回。  又姓。 《華陽國志》王平,句扶,張翼,廖化𠀤爲將。時人曰:前有王句,後有張廖。  又《類篇》拘也。  又與彀同。 《詩·大雅》敦弓旣句。 《釋文》句,說文作彀。張弓曰彀。  又《唐韻》《集韻》古侯切《韻會》《正韻》居侯切,𠀤音溝。俗作勾。 《說文》曲也。 《禮·月令》句者畢出。 《左傳·哀十七年》越子爲左右句卒。 《註》鉤伍相著,別爲左右屯。 《前漢·趙充國傳》入鮮水北句廉上。 《註》句廉,渭水岸曲而有廉稜也。  又《集韻》亦作區。 《禮·樂記》區萌達。 《註》屈生曰區。 《釋文》區音勾,古侯反。  又句芒,春神。 《禮·月令》其神句芒。  又句龍,社神。 《左傳·昭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爲后土。  又句繹,邾地。 《春秋·哀二年》盟于句繹。  又句瀆,齊地。 《左傳·襄十九年》執公子牙于句瀆之丘。 《前漢·地理志》濟隂郡,句陽縣。 《註》左傳句瀆之丘也。  又寃句、句章,𠀤縣名。 《前漢·地理志》會稽郡句章縣,濟隂郡寃句縣。 《註》師古曰,句音鉤。  又句吳。 《史記·吳世家》自號句吳。 《註》吳言句者,發聲也。猶言于越耳。  又《五音集韻》亦姓。 《史記·仲尼弟子傳》句井疆。 《註》正義曰:句作釣。  又《廣韻》其俱切《集韻》權俱切,𠀤音衢。須句,地名。 《春秋·文七年》公伐邾,取須句。 《音義》句,其俱反。  又句町,縣名。 《前漢·地理志》牂牁郡句町縣。 《註》師古曰,音劬挺。  又《字彙補》與絇同。履頭飾也。 《周禮·天官·屨人》靑句。 《註》句當爲絇。 《前漢·王莽傳》句履。 《註》師古曰,其形岐頭。  又《集韻》恭于切,音俱。本作拘。或作佝,𢳉止也。  又《史記·孝文紀》故楚相蘇意爲將軍,軍句注。 《註》應劭曰,山險名也。索隱曰,句音俱。包愷音鉤。  又與矩同,方也。 《莊子·田子方》履句履者知地形。 《陸德明·音義》句音矩。徐云:其俱反。李云:方也。  又古有切,音九。 《淮南子·地形訓》自東北至西北方,有岐踵民,句癭民。 《註》句,讀若九。 《說文》本作𠯶。𠯶篆文句字,从口𠃚(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