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茫茫


   辽阔无际的样子,也指模糊不清楚。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iǎo miǎo máng máng
成语注音 ㄇ一ㄠˇ ㄇ一ㄠˇ ㄇㄤˊ ㄇㄤˊ
成语简拼 mmmm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组合  AABB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辽阔无际的样子,也指模糊不清楚。


成语示例


追寻畴者,愁如流水,渺渺茫茫趁潮汐。明刘基《六幺令》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 刘基《六幺令》词:“追寻畴者,愁如流水,渺渺茫茫趁潮汐。”


成语典故

ㄇㄧㄠˇ ㄇㄧㄠˇ ㄇㄤˊ ㄇㄤˊ miǎo miǎo máng máng 528 ① 辽阔无际的样子。明 刘基《六幺令》词:“追寻畴者,愁如流水,渺渺茫茫趁潮汐。”《红楼梦》第一二○回:“谁与我逝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并列 ①辽阔无际的样子。《红楼梦》120回:“谁与我逝兮,吾谁与从? ~兮,归彼大荒!”△多用于情状方面。②模糊;不清晰。鲁迅《三闲集·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释迦牟尼出世以后,割肉喂鹰,投身饲虎的是小乘,~地说教的倒算是大乘,总是发达起来。”△多用于描写模糊。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微小:~小。~不足道。 水势辽远:浩~。~邈。~~。~然。 茫茫然,看不清楚:~茫。~无人迹。

微小:~小。~不足道。 水势辽远:浩~。~邈。~~。~然。 茫茫然,看不清楚:~茫。~无人迹。

模糊不清,对事理全无所知:~然。~昧。 遥远,面积大,看不清边沿:~~。~漠。渺~。

模糊不清,对事理全无所知:~然。~昧。 遥远,面积大,看不清边沿:~~。~漠。渺~。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渺』

《廣韻》亡沼切《集韻》《韻會》《正韻》弭沼切,𠀤音眇。渺㵿,水貌。一曰水長也。 《管子·內業篇》渺渺乎,如窮無極。

『渺』

《廣韻》亡沼切《集韻》《韻會》《正韻》弭沼切,𠀤音眇。渺㵿,水貌。一曰水長也。 《管子·內業篇》渺渺乎,如窮無極。

『茫』

《玉篇》《唐韻》《廣韻》莫郞切《集韻》謨郞切,𠀤音忙。 《類篇》滄茫,水貌。 《韻會》茫茫,廣大貌。  又州名。唐置郞茫州,在廣西化外。  又《唐書·南蠻傳》茫蠻,本關南種。茫,其君號也。  又《正韻》母黨切,音莽。 《野客叢書》《漢·揚雄·校獵賦》鴻蒙沆茫。 《白居易詩》寒銷春蒼茫。 《又》野道何茫蒼。 《註》𠀤讀上聲。  又通慌。 《韓愈詩》茫惚使人愁。 《註》古慌通茫,許往切。 亦作芒、汒,義同。

『茫』

《玉篇》《唐韻》《廣韻》莫郞切《集韻》謨郞切,𠀤音忙。 《類篇》滄茫,水貌。 《韻會》茫茫,廣大貌。  又州名。唐置郞茫州,在廣西化外。  又《唐書·南蠻傳》茫蠻,本關南種。茫,其君號也。  又《正韻》母黨切,音莽。 《野客叢書》《漢·揚雄·校獵賦》鴻蒙沆茫。 《白居易詩》寒銷春蒼茫。 《又》野道何茫蒼。 《註》𠀤讀上聲。  又通慌。 《韓愈詩》茫惚使人愁。 《註》古慌通茫,許往切。 亦作芒、汒,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