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哭乾啼


   哭哭啼啼。 清 赵翼 《七十自述》诗:“ 羲之 乐死从今定,湿哭乾啼总不知。”参见“ 乾啼湿哭 ”。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哭哭啼啼。 清 赵翼 《七十自述》诗:“ 羲之 乐死从今定,湿哭乾啼总不知。”参见“ 乾啼湿哭 ”。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沾了水或是含的水分多,与“干”相对:~度。潮~。~润。~热。~漉漉。 中医学名词:~气。~邪。~泻。

因痛苦或悲哀而流泪发声:~喊。~泣。~诉。~腔。啼~。长歌当~。

八卦之一,代表天:~坤(“坤”,代表地)。 旧时称男性的:~造。~宅。

见“干”。

哭,出声地哭:~哭。~泣。悲~。~笑皆非。 鸟兽叫:~鸣。~叫。虎啸猿~。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哭』

《廣韻》《集韻》《韻會》𠀤空谷切,音㲄。 《說文》哀聲也。从吅,獄省聲。 《徐鍇曰》哭聲繁,故从二口。大聲曰哭,細聲有涕曰泣。 《玉篇》哀之發聲。 《禮·檀弓》歌于斯,哭于斯。

『乾』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渠焉切,音虔。易卦名。 《程頤曰》以形體謂之天,以性情謂之乾。 《本義》乾,健也。 《釋名》乾,進也。行不息也。  又馬飾曰連乾。 《顧況詩》金鞍玉勒錦連乾。  又姓。  又州名。古雍州地,唐置乾州。  又《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寒切,𠀤音干。燥也。 《詩·王風》中谷有蓷,暵其乾矣。 《左傳·僖十五年》慶鄭曰:張脈僨興,外彊中乾。  又乾侯,地名。言其水常竭也。今廣平府成安縣,卽其地。 《說文》𧸟作𨝌。  又桑乾,河名。卽濕水。 《水經注》濕水,出鴈門隂館縣東北,過代郡桑乾縣南,又東過涿鹿縣北,又東南出山過廣陽薊縣北。  又乾沒。 《史記·張湯傳》始爲小吏乾沒。 《註》言掩取貨利,沒爲已有,如水盡涸也。  又《韻補》叶渠巾切,音勤。 《邯鄲淳受命述》治詠儒墨,納策公卿。昧旦孜孜,夕惕乾乾。叶下人。  又叶經天切,音堅。 《韓愈詩》𣁪𣁪新葉大,瓏瓏晚花乾。靑天何寥寥,雨蝶飛翩翩。 《註》乾,花色不潤也。

『啼』

《說文》同嗁。 《禮·喪大記》主人啼。 《穀梁傳·僖十年》麗姬下堂而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