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州铜柱


   五代 十国时 楚王 马希范 所立。 后晋 天福 五年, 楚 刘勍 以火箭焚 溪州 首领 彭士愁 寨, 士愁 大败,遣其子帅诸酋长纳 溪 、 锦 、 奖 三州印,请降于 楚 。 楚王 以铜五千斤铸柱,高丈二尺,入地六尺,命学士 李皋 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ī zhōu tóng zhù
成语简拼 xztz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五代 十国时 楚王 马希范 所立。 后晋 天福 五年, 楚 刘勍 以火箭焚 溪州 首领 彭士愁 寨, 士愁 大败,遣其子帅诸酋长纳 溪 、 锦 、 奖 三州印,请降于 楚 。 楚王 以铜五千斤铸柱,高丈二尺,入地六尺,命学士 李皋 铭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山里的小河沟,泛指小河沟:山~。清~。~水。~涧。~谷。~壑。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县。杭~。 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

一种金属元素,富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它的合金是电气、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紫~(纯铜。亦称“红铜”)。青~。黄~。~矿。~器。~币。~臭(ch恥 )(指铜钱的臭味,用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如“浑身~~”)。~墙铁壁(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亦称“铁壁铜墙”)。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子。~石。顶梁~。 形状像柱子的东西,或作用重要如柱子的:水~。~臣(对国家有重要作用的臣子)。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溪』

《廣韻》苦奚切《集韻》《韻會》牽奚切。𠀤與谿同。 《說文》山瀆無所通者。  又水註川曰谿。 《廣韻》或作磎。

『州』

《唐韻》《正韻》職流切《集韻》《韻會》之由切,𠀤音周。 《說文》水中可居曰州。周繞其旁,从重川。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一曰州,疇也,各疇其土而主之。 《廣雅》州,殊也,浮也。 《春秋·題辭》州之爲言殊也。 《釋名》州,注也。郡國所注仰也。 《玉篇》九州也,時也,宮也,居也。 《書·舜典》肇十有二州。 《傳》禹治水之後,舜分冀州爲幽州幷州。分靑州爲營州。 《疏》禹貢治水之時猶爲九州,今始爲十二州。左傳云:昔夏之方有德也,貢金九牧,則禹登王佐,還置九州,其名蓋如禹貢。 《禹貢》冀、兗、靑、徐、荆、揚、豫、梁、雍。 《周禮·夏官》九州:揚、荆、豫、靑、兗、雍、幽、冀、幷。 《爾雅·釋地》冀、豫、雝、荆、揚、兗、徐、幽、營,九州。 《疏》禹貢有靑徐梁,無幽幷營,是夏制。周禮有靑幷幽,無徐梁營,是周制。此有幽徐營而無靑梁幷,疑是殷制也。 《史記·孟子傳》騶衍言中國名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爲州數。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  又《周禮·地官》五黨爲州。 《註》州二千五百家。 《論語》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又國名。 《春秋·桓五年》州公如曹。 《傳》淳于公如曹。 《註》淳于,州國所都。城陽淳于縣也。 《括地志》密州,安丘縣東三十里古州國,周武王封爲淳于國。  又邑名。 《左傳·昭三年》鄭伯如晉,公孫段相晉侯,曰:子豐有勞於晉,余聞而弗忘,賜女州田。 《註》州縣,今屬河內郡。  又《春秋·成七年》吳入州來。 《註》楚邑,淮南下蔡縣。  又《史記·楚世家》考烈王元年,納州於秦。 《註》南郡有州陵縣。  又姓。 《左傳·襄二十一年》州綽出奔齊。 《註》晉大夫。  又《爾雅·釋畜》白州驠。 《註》州,竅。 《疏》謂馬之白尻者也。  又與洲通。◎按《說文》引《詩·周南》在河之州,今文作洲,古通。  又叶專於切,音朱。 《易林》鸇鳩徙巢,西至平州。遭逢雷電,霹我葺廬。

『柱』

《唐韻》《韻會》《正韻》直主切《集韻》重主切,𠀤除上聲。 《說文》楹也。 《廣雅》楹謂之柱。 《前漢·成帝紀》腐木不可以爲柱。  又底柱,山名。 《書·禹貢》東至于底柱。  又上柱國、柱下史。皆官名。 《戰國策》爵爲執珪,官爲柱國。 《漢官儀》侍御史爲柱下史。  又《前漢·禮樂志》柱工員二人。 《註》柱工,主箏瑟之柱。  又應劭曰:柱下史法冠,一曰柱後,以鐵爲柱也。 《蔡邕·獨斷》柱後惠文冠。  又《唐韻》知庾切《集韻》《正韻》冢庾切,𠀤音主。柱夫,草名。 《爾雅·釋草》柱夫,搖車。  又《集韻》《類篇》《韻會》𠀤株遇切,音駐。與拄通。掌也,刺也。 《前漢·朱雲傳》連柱五鹿君。  又枝柱曰柱。 《韓愈·王適墓銘》鼎也不可以柱車,馬也不可以守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