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说话非常流利、顺畅或牲畜长得很肥。
清·蒲松龄《东郭外传》:“做的有枝有叶,念的滚瓜溜油。”
见“滚瓜烂熟”。
水流翻腾:大江~~东去。 形容急速地翻腾:风烟~~。 水煮开,沸腾:~沸。~开。 旋转着移动:~动。翻~。后~翻。~筒。~珠。~雪球。 走开,离开(含斥责意):~出去! 一种缝纫方法,沿着衣服等的边缘缝上布条、带子等:~边。 很,极,特别:~烫。~圆。~瓜流油。
蔓生植物,属葫芦科,果实可食:西~。冬~。~蒂。~分(像切瓜一样分割,如“~~天下”)。~葛。~代。~李(指嫌疑的境地)。~子儿。
滑行,(往下)滑:~冰。 光滑,平滑,无阻碍:~圆。~光。 趁人不见走开:~走。~号。 同“熘”。
迅急的水流:大~。急~。 顺房檐滴下来的水,房顶上流下的水:檐~。承~。 房檐上安的接雨水用的长水槽:水~。 量词,指行(háng )列,排:一~三间房。 某一地点附近的地方:这~儿的果木树很多。
动植物体内所含的脂肪或矿产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和液体,一般不溶于水,容易燃烧:~饼。~布。~彩。~画。~亮。~水(亦指不正常的收益或额外好处)。~轮。~垢。奶~。石~。食~。汽~。添~加醋。 用油或漆涂抹:~刷(a.涂抹油、漆;b.涂抹油、漆的刷子)。 被油弄脏:衣服~了一大片。 狡猾:~滑。
《唐韻》《正韻》古華切《集韻》《韻會》姑華切,𠀤音騧。 《說文》㼌也。象形。 《詩·豳風》七月食瓜。 《禮·曲禮》爲天子削瓜者副之。 又《月令》孟夏之月,王瓜生。 《註》王瓜,萆挈也。 《前漢·食貨志》菜茹有畦瓜瓠果蓏。 《齊民要術》二月辰日宜種瓜。 《廣雅》龍蹄獸掌,羊骹兔頭,桂支蜜筩,𤬒蛌貍頭,皆瓜屬也。 又木瓜。 《詩·衞風》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傳》木瓜。楙木也。可食之木。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凡取幹之道七,柘爲上,檍次之,檿桑次之,橘次之,木瓜次之,荆次之,竹爲下。 又天瓜,栝樓別名。見《本草綱目》。 又昆侖瓜,茄子別名。見《酉陽雜俎》。 又匏瓜,星名。 《史記·天官書》匏瓜有靑黑星守之,魚鹽貴。 《註》匏瓜,一名天雞。在河鼓東。匏瓜明,則歲大熟也。 又守瓜,蟲名。 《爾雅·釋蟲》蠸輿父,守瓜。 《註》今瓜中黃甲小蟲,喜食瓜葉。故曰守瓜也。 又地名。 《左傳·宣十五年》晉侯賞桓子狄臣千室,亦賞士伯以瓜衍之縣。 又《襄十四年》昔秦人迫逐,乃祖吾離于瓜州。 《註》瓜州,地在今燉煌。 《正字通》今鎭江有瓜州,異地同名。 又國名。 《正字通》柯枝國別種曰木瓜。穴居,男女裸體,紉結草木葉蔽前後。見星槎勝覽。 又瓜田,複姓。 《前漢·王莽傳》有瓜田儀。 又《韻補》叶攻乎切,音孤。 《左傳·哀十七年》衞侯夢于北宮,見人登昆吾之觀,被髮北面而譟,曰:登此昆吾之墟,緜緜生之瓜。余爲渾良夫,叫天無辜。 又叶古禾切,音戈。 《道藏歌》仙童掇朱實,神女獻玉瓜。浴身丹液池,濯髮甘泉波。 《集韻》俗作苽,非。
『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救切,音霤。水名。 《說文》水在鬱林郡。 《後漢·郡國志》鬱林郡有中溜縣。 又《水經注》漢水於槃頭郡南與溜水合。 又水溜下也。 《孫綽·遊天台山賦》醴泉涌溜于隂渠。 又《馬觀瀛涯勝覽》弱水三千,舟行遇風,一失入溜,則水弱而沒溺。 又發也。 《管子·宙合篇》減溜大成。 《註》減,盡也。溜,發也。言徧環畢莫不備得,故曰減溜大成。 又與霤同。 《左傳·宣三年》三進及溜。 《正義》溜,謂簷下水滴之處。 又《集韻》力求切,音留。義同。 又與留同。 《戰國策》成皋石溜之地。 《註》古作石留。 又與流通。 《靈樞經》所溜爲滎。 《註》溜,流同。
『油』《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正韻》于求切,𠀤音由。水名。 《說文》水出武陵孱陵,東南入江。 《水經注》孱陵縣有白石山,油水所出。 又江夏平春縣有油水。 《水經注》油水,出平春縣西南油溪。 又膏也。 《博物志》積油滿萬石,自然生火。 又石油。 《水經注》高孥洧水肥可然。 《夢溪筆談》鄜延出石油。 《廣輿記》石油出肅州南山。 又猛火油。 《昨夢錄》猛火油,出高麗東數千里。日初出之時,因盛夏日力烘,石極熱則出液,他物遇之,卽爲火,惟眞琉璃器可貯之。 又緹油,車飾。 《後漢·劉𤣥傳》乗鮮車大馬,赤屛泥。 《註》赤屛泥,謂以緹油屛泥於軾前。 又橘名。 《韓彥直·橘錄》油橘,皮似以油飾之,中堅而外黑。 又油油,和謹貌。 《禮·玉藻》三爵而油油以退。 又禾黍光悅貌。 《束皙·補亡詩》厥草油油。 又雲盛貌。 《孟子》天油然作雲。 又《廣韻》《集韻》𠀤余救切,音狖。浩油,地名。 《公羊傳·定四年》公及諸侯盟于浩油。 《註》油音由,一音羊又反。 又與釉同。 《篇海》物有光也。 《蔡襄茶錄》珍膏油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