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夫骂座


   灌夫:西汉著名将领。指灌夫酒后骂人泄愤。形容为人刚直敢言。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uàn fū mà zuò
成语注音 ㄍㄨㄢˋ ㄈㄨ ㄇㄚˋ ㄗㄨㄛˋ
成语简拼 gfmz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灌夫駡座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灌夫:西汉著名将领。指灌夫酒后骂人泄愤。形容为人刚直敢言。


近义词



成语示例


推门看竹,何妨王子乘舆,索酒指瓶,便仿灌夫骂座。(明 陈汝元《金莲记 郊遇》)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 陈汝元《金莲记 郊遇》:“推门看竹,何妨王子乘舆;索酒指瓶,便仿灌夫骂座。”


成语典故

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为人刚直好酒。赴丞相武安侯田蚡宴,席间辱骂临汝侯灌贤和西宫卫尉程不识,“武安乃麾骑缚夫置传舍,召长史曰:‘今日召宗室,有诏。’刻灌夫骂坐(后来写作座)不敬,系居室。”灌夫在丞相田蚡的酒宴上,使酒骂灌贤、程不识,以发泄对田蚡的不满。后因以“灌夫骂座”、“骂座”指酗酒辱骂同座人的狂放行为,又指刚直不屈、不畏权势。 元.吴景奎《席上即事》诗:“骂坐灌夫元不屈,绝缨楚客去难招。”严复《以渔洋精华录寄琥唐山春榆侍郎有诗见述率赋奉答》:“何来东涧姿抨击,一钱不值同骂座。” 见“使酒骂座”。明·张岱《公祭张亦寓文》:“不能如祢衡之挝鼓,~,徒阨塞终身,胸怀莫吐。”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浇地:~溉。~渠。浇~。 注入液体:~注。~浆。~肠。 指录音:~唱片。 炼铸。 丛生,亦指丛生的树木:~木。~丛。 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斟酒浇地降神。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农~。万~不当之勇。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役。拉~。 〔~子〕➊旧时对学者的称呼;➋旧时称老师;➌旧时妻称夫;➍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妇。

文言发语词:~天地者。 文言助词:逝者如斯~。 文言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猫至。

坐位:入~。茶~。~谈。宝~。在~。~右铭。 托着器物的东西。底~儿。 星空的区域,一群星:星~。天琴~。 量词,多用于较大或固定的物体:一~山。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灌』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玩切,音貫。水名。 《說文》水出廬江雩婁,北入淮。  又水名。 《山海經》石脆之山,灌水出焉。  又《羅含湘中記》營水,渄水,灌水,皆注湘。  又縣名。 《廣輿記》屬成都府。  又漑也。 《莊子·逍遙遊》時雨降矣,而猶浸灌。  又注也。 《莊子·秋水篇》百川灌河。  又飮也。 《禮·投壷》奉觴曰賜灌。  又《博雅》灌,聚也。  又木叢生曰灌。 《詩·周南》黃鳥于飛,集于灌木。  又盡誠相告曰灌灌。 《詩·大雅》老夫灌灌。  又鳥名。 《山海經》靑丘山有鳥如鳩,其音若呵,名曰灌灌。  又《騈雅》灌灌,九尾狐。  又與祼通。 《周禮·春官》以肆獻祼享先王。 《註》祼之言灌也。 《疏》以鬱鬯灌地降神,取澆灌之義,故从水。  又《集韻》胡玩切,音換。與渙同。水流盛貌。  又古緩切,音管。與盥同。澡手也。

『夫』

《唐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𠀤音膚。男子通稱。 《禮·郊特牲》夫也者,以知帥人者也。 《詩註》夫有傳相之德,而可倚仗,謂之丈夫。  又男女旣配曰夫婦。 《易·家人》夫夫婦婦。  又先生長者曰夫子,妻稱夫亦曰夫子。  又《禮·曲禮》天子有后,有夫人。  又妾曰如夫人。 《左傳·昭十七年》齊侯好內,多內寵,內嬖如夫人者六人。  又官名。 《禮·王制·大夫註》大夫者,扶進人者也。  又《周禮·地官》十夫有溝,百夫有洫,千夫有澮,萬夫有川。  又十六以上不成丁,曰餘夫。  又販夫。 《周禮·地官》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爲主。 《白樂天詩》樓暗攢倡婦,堤喧嗾販夫。  又執御行役曰僕夫。 《詩·小雅》召彼僕夫,謂之載矣。  又以我稱人曰夫夫。 《禮·檀弓》曾子指子游示人曰:夫夫也,爲習于禮者。  又人名。黔夫,齊威王疆場四臣之一。  又國名。丈夫國,在維鳥北,見《山海經》。  又邑名。柴夫,屬燕地,見《齊語》。  又山名。夫夫山,在風伯山之東,見《山海經》。○按《續通考》引此作大夫。  又武夫,石之次玉者。 《前漢·董仲舒傳》五霸比于三王,猶武夫之于美玉。別作玞砆。  又數名。 《前漢·食貨志》六尺爲步,步百爲畮,畮百爲夫。  又姓。  又息夫,複姓。  又《廣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正韻》逢夫切,𠀤音扶。語端辭。 《論語》夫仁者。  又語已辭。 《論語》如斯夫。  又有所指之辭。 《論語》夫二三子也。  又草名。 《爾雅·釋草》柱夫搖車。 《註》蔓生,細葉紫花,可食,俗呼爲翹搖車。  又叶縛謀切,音浮。 《𨻰琳詩》仲尼以聖德,行聘徧周流。遭斥戹𨻰蔡,歸之命也夫。

『座』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徂臥切,音坐。 《玉篇》牀座也。 《集韻》坐具。 《李嘺讓地官尚書表》八座樞機,五曹要劇。  又《韻會》通作坐。 《前漢·梅福傳》當戸牖之法坐。 《註》法坐,王聽朝處。 《後漢·孔融傳》坐上客常滿。